问答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亲情、友情、恋情、师生情是“人之常情”,但是亲人不守法律,中庸调和不讲原则,党同伐异不讲公平,畏强欺弱不讲道义,自私自利不愿牺牲也是“人之常情”。
请对上述材料进行评价,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应该如何对待“人之常情”。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不以人情移操守

人生的情谊,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亲情是叶落归根的守护;友情是坚定的相随;爱情是不悔的依恋,而师生情谊是滴水穿石的刹那进发的激情,与三寒三暴的历练和承载。
然而纵观历史,因为人情亲疏而导致的悲剧事件不胜枚举。宠爱褒姒的周幽王在毁家灭国的熊熊烽火面前追悔莫及;苏东坡黄州被贬,却是因了至交好友沈括的一纸控书;而“三顾频烦天下计”的孔明,更是由于对马谡的过分信任而痛失街亭,壮志难酬。故事虽旧,道理常新。在我们深表同情之时,也要深刻反思:如果将平面的道理拓展到立体的管理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规善自己的行为。
严于律己,用理性规范人情。人情是自我内在的一种人文情怀,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作为管理者,做到体恤重情是做人的基本,而秉承责任、坚持理性更是完善生活与工作的信条。除了拥有必要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外,在感情与理性之间必须做到泾渭分明,不以亲疏定功过,不凭直觉分善恶。不能被理性规劝而只依赖感性生活的人,如何能做到众望所归,更谈不上在管理工作中“高枕无忧”了。
坚持原则,用睿智导航人情。在充满诱惑、竞争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和危机共生。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有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抵御谬误与卑下的同时,更要避免浑浑噩噩、不求甚解的中庸调和。功成之日的沽名钓誉和沾沾自喜,又怎会想到落败之时的折戟沉沙和抱恨终身?无非分之念,唯守德之心,便是题中之意。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强调“良知”的强大辐射力,王昌龄更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心志。很多时候,人心是浮躁的,易受声色犬马诱惑,四方追逐又不知所至。恪守“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的古训,做一个“清醒人”;遵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古训,做一个“正直人”;谨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一个“自律人”,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要坚持的,更是作为一名合格管理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78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