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政策合法化的作用、内容和程序。无
【正确答案】

政策合法化是指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的程度对政策方案进行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

(1)政策合法化的作用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过程的必经阶段,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对政策过程的具体运行也具有现实意义。

①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民主与法制社会里,政策的制定都必须时时体现民主与法制精神,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环节,一项方案只有经过政策合法化过程,才能成为合法有效的政策,也才能进入政策过程的下一阶段——政策执行。政策执行要以政策具有合法性为前提,具有合法性的政策,才能取得政策对象的认可、接受和遵照执行的效力。

②政策合法化是一个吸收民众参与决策、加强政治沟通与协调的过程,也是一个决策择优,对决策方案不断修改、完善,对不良方案过滤、淘汰的过程,更是一个坚持由法定的决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对决策行为实施法制监督的过程。建立健全有关的决策制度,实行重大问题决策前经专家充分讨论、重大政策通过前向社会征求意见是加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需要。

③政策合法化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志。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民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健全的法制。正是基于此,依法治国现在已经作为我国政治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和目标。强调政策合法化,正是强调健全法制和依法治国。

(2)政策合法化的内容

①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②政策过程的合法化: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

③政策的法律化: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3)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是指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步骤、次序和方式。从理论上说,政策规划阶段结束后才进入合法化过程。实际上,合法化过程往往又包含有政策规划的行为性质。不同的政策方案,不同的合法化主体,往往导致不同的合法化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情形:

①立法机关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过程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和通过程序等。还包括对其他国家机关的政策给予合法性的过程。

②行政机关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是指行政机关把自己制定的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使政策具备合法性得到贯彻实施。主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的签署和发布。

③半官方机构的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半官方机构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授权或委托也可获得使某些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权力。政策合法化的主体必须在各自的法定权限内使相应的政策方案合法化。主体在政策合法化过程中应注意的权限问题包括:进行合法化的主体要有法定的职权或授权;要有法定依据;同时需要考虑既定政策在事项、地域、措施和手段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限制。

④其他主体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主要是各种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合法化问题。须要根据宪法或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本单位制定出的政策进行合法化,赋予实施的合法性。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