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找出自己解题中的疏漏,这属于心理学中的什么?它在小学阶段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_______
本题描写的是“元认知”过程。元认知就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意识。之所以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思维或想象就属于认知活动,而元认知则是对感觉、思维或想象等认知活动的认知。因此,元认知实质上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监控。
元认知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体现出以下特点:
(1)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弗拉维尔的研究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自己认知活动过程的意识逐步提高。
(2)从外控到内控。在元认知还未发展之前,他们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在教师、家长等他人的直接指导、要求和监督下进行的。离开了成人的指导和安排,儿童往往就束手无策。随着对学习规律、学习材料的熟悉与掌握,对自身特点及有关策略知识的不断丰富,自我调控经验的增多,对学习的自我调控逐步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起来。
(3)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到自动化。从意识的角度来看,儿童元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的过程。最初,他们毫无监控学习活动的经历与体验,往往是由于无意识的或不自觉的自我监控,获得了成效而强化了再次的体验与监控,从而逐步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随着有意识的经常运用,这种需要极大意志努力及足够注意的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控制逐步变得娴熟起来,最后达到几乎无需再作有意识的选择和努力或仅需少量注意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操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4)从局部到整体。儿童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观察与监控,最初常常只是针对学习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某一侧面或某一学科内容进行的。随着儿童在这些领域的成功及元认知知识与体验的增加,他们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才不断从某一环节扩展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并迁移到不同的学科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