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
    山东省枣庄市39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校方称这是分层次作业,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而家长认为,学校这样做,容易伤害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
    材料2:
    陕西省西安市一所小学让“后进生”佩戴“绿领巾”。紧随其后,包头市一所中学给成绩好的学生穿上了带有商业赞助色彩的“红校服”。结果都招致网友和公众的一致批评,学校最终也被迫把“绿领巾”和“红校服”取消了事。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 1、
【正确答案】 1、

[范文]

摘掉有色教育的“绿领巾”

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频频染“色”。各地相继出现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等有色教育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设立这些制度是为了激励后进生,但是真正的效果又如何?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让学生成长、成才,而不是为了学校和老师的业绩、成绩。用充满歧视意味的“有色教育”将学生区分对待,中小学教育已然在功利化的驱使下,走入了歧途。

教育承载着文明的希望。有色教育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教育精神的沦丧。有色教育的蔓延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消耗殆尽,而这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在有色教育阴影下的学生。有色教育侵犯了学生的尊严,阻碍了学生的积极进取心,让学生充满了挫败感。在阴影中的学生,就如同在鲜艳的花朵上涂抹油漆,必然会枯萎。作为一名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应该摘掉有色教育的“绿领巾”,用太阳的光辉扫除有色教育的阴霾。

教师应该履行神圣传道者的责任,摒弃教育歧视。回归教育宗旨,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与快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格、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同。教师应该担当起传道者的责任,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践行“在立足点要平等,于出头处争自由”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充分发挥。

只有教师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宗旨,重视对学生德智体关劳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抛弃“分数压倒一切”的错误导向,才能真正地摘掉有色眼镜,用平常的眼光去解读每一个学生。

摘掉“绿领巾”教师要做什么?除了制止教育歧视,教师还要维护学生的人格。不仅仅是绿领巾、红校服事件,一些中小学教师甚至要求家长带成绩不好的学生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这类有色教育的事件层出不穷,已经严重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差生”,如何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作为“树人”的一把手,职责不仅仅是让学生学有所成,还要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追求进取的人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路途中的保护伞,不要让有色教育的炽热火焰灼伤学生幼小的心灵。

有色教育的出现是教育事业“低智商”的表现,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冷暴力”。在有色的教育下,必然会造成一批“病态”的学生。摘掉有色教育的“绿领巾”,才能让学生在平等、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才能伴着学生度过一个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才能见证学生梦想的实现!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