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表情包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我们的手机内存,侵袭了我们的生活,表情包往往与热点事件相伴相生,准确地说,时下流行的表情包往往产生在热点事件之后。在热点新闻的时效期内,表情包以各种“恶搞”“反讽”和“卖萌”的姿态出现,全民狂欢,热闹非凡。一旦“热点”消退,相关表情包也就失去消费价值,被迅速丢弃,抑或是被新的表情包替代,最终被人遗忘。
那么,表情包究竟是如何兴起的?
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即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别的动物只对符号做出条件反应,而人把信号变成有意义的符号。”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符号活动的构建过程,人就生活在符号世界中,并对不同符号做出不同反应。
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以面对面交谈为主。这种沟通是一种共时性交谈,除了话语,人们同时可以感受和体会对方的肢体语言、表情和情绪,这些都有利于增加话语传达的准确性,有利于增进被此的人际关系。
随着人与人在空间上的分离,人际关系的沟通转由媒介承担。传统媒介中,书信往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依靠传统媒介进行的是一种历时性交谈,人的情绪和表情都只能透过文字进行传达和揣测。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是一种即时性交谈。短平快的即时性交谈,绝大部分传达的都是无关痛痒的话题和信息,表情包的出现,有利于软化和缓解文字的语气,甚至避免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和无话可说的窘态。在信息社会交流的初期,表情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后现代社会中(此处使用“后现代”一词,只是为了区别之前的现代社会,不做学术讨论),读图时代到来,表情包早已越过辅助交流的界限,像电脑病毒一样泛滥成灾,传染扩散。它已演变为一种亚文化,大众甚至只是为了发图而发图。在这种情况下,表情包已经走向交流的反面,成为人际沟通的阻碍。
表情包泛滥的背后也许隐藏着一种现代性的症候:这个时代的失语。
“失语”的英文是“Aphasia”。Aphasia是一个医学术语,即失语症。生理性失语即丧失说话能力,此处所说的“失语”,主要指类生理性失语。
当人际关系的沟通和传达开始依靠千人一面的表情包时,表达出来的东西统统被制式化了。我们对他人的独特回应,成为可以被替代的表达,因为很多人都可以使用同一个表情包。
表情包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方便人们有效沟通,让人可以在文字之外,感受到对方传达的微妙情绪和不同心情。如今,表情包的存在却让人变得越来越懒,以至不想打字,话语和情绪全凭表情来传达。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层面的懒惰,更是思想的懒惰。表情包泛滥,使得文字被取代,乃至逐步丧失和蜕化,甚至使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表情包背后所指涉的网络即时通讯奴役着每一个用户,每个人都沦为现实生活中的低头族,即使在家庭聚餐、朋友聚会中,大家也是彼此各玩手机,面对面的共时性交流变得可有可无。与网络中的热脸相迎相比,真实世界里只剩下冷漠相对。真实的人际关系让渡给虚拟的人际关系,人被通信工具所辖制,成了信息的奴仆。
表情包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失语。社会性失语与生理性失语不同,社会性失语的人往往不是不说话,而是会说很多话,但是这些话既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愿,也不能代表自己真正的利益。我们说着各种流行语,却丧失了个体的表达能力,丧失了真正的思考能力。
单选题 根据文章,下列说法符合卡西尔观点的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卡西尔的观点在第三段。由“人是符号的动物,即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可知,A项的“不能创造网络文化”错误:由“别的动物只对符号做出条件反应”可知,C项的“动物无法对符号做出反应”错误;D项的“所有被构建的符号都将被消解”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B。
单选题 根据文章,下列属于“历时性交谈”的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文章第五段对“历时性交谈”给出了解释——“传统媒介中,书信往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依靠传统媒介进行的是一种历时性交谈。”A项的“欲寄彩笺兼尺素”属于传统媒介中的书信往来。由文章第四段可知,B、C、D三项均是共时性交谈。故本题选A。
单选题 这篇文章探讨了表情包的:
①类别 ②弊端
③对文字的依附 ④产生背景
⑤对“热点”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由第二段“表情包究竟是如何兴起的”可知,文章探讨了表情包兴起的原因,即产生的背景,由此可知,④属于文章探讨的范围,排除B、D。再比较A、C两项,二者的区别在于①,即文章是否探讨了表情包的类别。分析可知,文章除了在第一段提及了“表情包以各种‘恶搞’‘反讽’和‘卖萌’的姿态出现”外,再无相关论述,故①的“类别”不属于文章探讨的范围。故本题选C。
单选题 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文章围绕表情包展开论述,主要讨论了表情包兴起的背景及其产生的“社会性失语”等负面影响。A项“无声胜有声”与文章表意相反,排除;C项与文章论题无关;D项未表明作者的态度,不恰当,排除。B项“喧闹的失语,寂静的狂欢”形象地概括了表情包的泛滥及其兴起的社会性失语等负面影响。故本题选B。
单选题 作者对表情包的态度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作者从无所不在的表情包开始论述,进一步探讨了其兴起的背景及其产生的“时代的失语”等负面影响。从通篇内容来看,作者对表情包持批判与否定的态度,由此可以排除C、D。再看B项,“认为真实的人际关系因此而被虚拟的网络社交所取代”无中生有,不如A项的“认为其背后反映的是个体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丧失”更能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