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一)某地发生了学生饮用豆奶中毒事件,当地政府采取“捂”的方式,且不允许家长到外地治疗,导致上百家长到北京求医,后在媒体介入下,发现了有上千学生中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据此回答:
问答题 1.政府在处理此事件中的错误之处。(8分)
【正确答案】 (1)思想观念不对。当地政府对社会公众知情权愿望的推脱回避,是受老派、陈旧的思想影响,这与现代社会提倡政务公开的理念是不相适应的。 (2)缺乏正确的执政理念。当地政府采取“捂”的方式,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大力倡导的开明、开放、务实为政的新风是不相符的。 (3)危机公关能力欠缺。出现危机应该积极应对,而不应该消极抵触,甚至是回避。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如果让你负责此事,你会如何去处理善后工作?(8分)
【正确答案】 (1)继续组织对住院学生的医治,安抚家长和学生的情绪,稳定学校秩序,尽量不要因为此事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 (2)一定要把原因查清,对责任者严肃处理,认真吸取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出现,要举一反三,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紧密结合。具体要做到:①加强监督,严把食品安全关;②政府信息公开透明;③卫生保障抢救工作要到位。 (3)以此为戒,加强市场上相关产品的监管,进一步建立、完善预防机制。 (4)要处理好与各种媒体之间的关系与协商,尽量消除负面影响,逐步恢复政府的公信力。
【答案解析】
问答题 3.如果网络上出现你单位的负面报道,你作为单位的领导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的处理和引导?(8分)
【正确答案】 作为单位的领导,一定要及时掌握网络媒体舆论信息,一旦发现负面舆情,要第一时间进行引导处置,最大限度地遏制负面炒作,把负面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在思想上要变消极为积极。在网络舆情面前,沉默不语等于默认,谣言就会满天飞;如果以牙还牙,则会越吵越凶,成为不满情绪的导火索。在回应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用好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平时尽可能多地网联权威媒体和论坛,建立密切的关系,形成部门机关能够掌控的“舆论场”,一旦需要就可以用正确的(正面)舆论引导;不躲不怕、正视问题、讲究方法,按照“反应灵敏、程序简便、流程快捷、反馈及时”的总体要求,对于网络舆情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监控、报告、处置和责任追究负面舆情,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化解涉及政府机关形象的危机事件,维护声誉。 二是在策略上要变被动为主动。网络舆论日益成为民意的晴雨表,党政领导干部无视或轻视网络,等于自断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自毁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处置网络舆情要站在提高政府机关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提高行政能力的高度,把网络作为日益强势的新兴媒体来对待,主动占领网络媒体宣传阵地,把关注网络舆情当作一种工作常态来坚持,把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当作一种能力来锻炼,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适时主动组织一些话题、发出一些倡议,引导网络舆论。 三是在方法上要变删堵为引导。网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双向交互。这就要求我们政府机关调整心态,与网民平等交流沟通,及时回复网民的疑问和诉求,对反映的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进行处理。在一些地方,网上舆情爆发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删帖和堵塞言论。网络传播点多面广,一删了之的做法显然行不通。舆情的处置重在引导,要引导网民理性地思维,冷静地对待网络舆情,争做文明网民,做到不偏激、不执勘,不跟风,不被别有所图的人所利用。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