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无结构访问的主要类型。
无结构式访问又称非标准化访问, 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自由访问。 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 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 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 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无结构访谈适合于并主要应用于实地研究。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 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 并通过研究者主观的、 洞察性的分析, 从中归纳和概括出某种结论。
无结构访问虽然是无控制的访问, 但由于实施方式的不同, 程度上仍有差别, 通常又分为下述几类:
( 1 ) 重点访问。 重点访问又称集中访问, 它是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 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人创造。 重点访问法的重点不是指对调查对象的重点挑选, 而是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它的具体作法是:
①选择一定的情境, 并把调查对象安排到这一预先设置好的情境中去;
②对他们进行访问, 调查他们在情境当中的主观经验, 即个人对情境的认识与解释, 这种主观经验即是重点访问的重点所在;
③研究者对被访者的回答进行分析与解释。
( 2 ) 深度访问。 深度访问又称临床式访问, 它是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的过程及其动机和情感资料所作的访问。
①深度访问是一种半结构式访问, 它选取研究问题的某些方面向调查对象提问题, 访问是机动的或结构松散的, 但重点与焦点是有的。
②深度访问允许在访问当中对某些意外的因素进行充分探索和深究, 研究人员可能由此而获得某种重大发现, 这种偶然重大发现往往带来研究问题的突破。
( 3 ) 客观陈述法(非引导式访问) 。
①最大特点是让调查对象对他自己和他周围的社会先作一番考察, 再客观地陈述出来, 即调查者鼓励调查对象把自己的信仰、 价值观念、 行为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加以描述。
②客观陈述法是一种能让被访问者发表意见的方法, 一种能使研究者直接接触被访人的信念、 价值观或动机一类抽象概念的方法。 它常用于了解有关个人、 组织、 团体的客观事实及访问对象的主观态度。
( 4 ) 座谈会。 它是一种无结构式集体访问, 即将调查对象集中起来进行共同讨论。
①座谈会的最大特点是, 访谈过程不仅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社会互动过程, 也是调查对象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 座谈会资料受到这两种社会互动的影响。
②座谈会常被用于验证或调查集体行为与群体关系的倾向, 以及心理治疗和企业及组织诊断。 此外, 典型调查也常采用这种方法, 深入解剖一个典型, 召集各种代表人物进行座谈, 既简便易行又收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