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述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如果把古代荀子、商鞅、韩非等人的一些主张归纳起来,可以得以下理论:   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利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找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的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怎样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是他们共谋私利。   既然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就会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这样,以权谋私的罪恶行为就无法藏身,就是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了。
【正确答案】思路指导: 1. “拥有足够权利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条件关系理解谬误。“只要……就”的句式,将治理好臣民的条件仅仅归于一种,即“拥有足够权利的国君利用赏罚”,犯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使用的错误。 2.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选拔官员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论述欠妥当。哪怕“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但通过道德制约、自律、他律也可能使人保持廉洁。况且从古至今不乏道德高尚、精神到达一定境界的人,克己奉公,廉洁自守,一心为民。因此“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的结论也是不足信的。 3. “依靠检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存在不当假设之嫌。材料不当的假设了所有的检察官都是以权谋私者,然而有的检察官很可能始终秉持应有的职业操守行使监督职能而没有以权谋私,故上述结论是不足为信的。 4. “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进臣民去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就会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此做法有待商榷。首先,由于信息不对称,臣民未必会知晓某些官员以权谋私的具体情况。其次,由于臣民“好利恶害”,也有可能出现诬告,一旦官员人人自危畏首畏尾。也就很难将臣民治理好。再者,臣民“好利恶害”,当其认为揭发官员以权谋私会遭到报复,衡量自身利益得失,为了规避风险,也未必会检举揭发。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