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在2015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此举旨在杜绝择校,推进教育公平,但客观上也使一些地方学区房市场迅速升温。不少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周边区域的学区房价格持续上涨,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附近,学区房的价格被炒到30万元一平方米的天价。
消息一出,顿时引发了人们网上热议,有人说“教育资源不平衡,划分片区就是制造不公平”,有人说“房价又有新的增长点了,学区房价格又要起飞了”,有人说“择校是学生与家长维护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正当行为”……划片就近入学是现代许多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基本教育政策,在我国之所以遭受质疑,根本原因就在于“择校”的根基——教育水平不均衡没有消除。
在邻国韩国,为了推进划片就近入学政策,他们在1968年便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标准化、均衡化发展作为文教政策的根本任务,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并将教师、设施、财政等因素作为均衡化的重点,然后对每一所学校进行普查评估。对没达到均衡化标准的学校,中止招生或缩减招生定员,甚至不惜关闭原先的名牌学校,同时新设一批学校来实现均衡化。
教育部推行就进入学举措,有其道理:就近入学,这样一来能够杜绝为了择校“递条子”“送票子”等种种歪风邪气。但如果“就近入学权”被打上了价格,价高者得,由此,就会造成富人子弟更容易进好学校的现象。某种意义上,这是受教育权不平等的新表现,这个问题必须正视。
除了需要政府有所作为,我们的社会和家长也应树立正确理性的教育观念,认识孩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拒绝盲目追逐名校。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和个人承担起应有的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责任与义务,真正关心和关注教育本身,不盲目追捧所谓的“名校”,用自己的理性行动投票,拒绝天价学区房。
教育公平备受民众关注,现在上大学的农村学生数量在逐年下降,农村学生尽管努力读书,但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当前城乡和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工作任务很重,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获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难以吸引和留住比较优秀的教师。要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师资良性流动。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这些年,咱们国家的教育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如果说我们现在就已经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似乎还有一点勉强。我是觉得,说到教育改革,我建议今后我们应该把教育现代化作为今后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目标。这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教育改革,中国大学里面一直提教育改革,但是,我们教育改革,我认为我们还没有真正触碰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问题。长久地看,咱们最终是不是真正地能够崛起,我觉得人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现代化主要靠什么呢?这里面关键在教育。教育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面讲到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方面要深化教育领域里面的综合改革。所谓的综合改革,就是和过去的局部、某一个方面、单兵独将的改革不一样,必须是整个教育的体制机制的改革,是整体的改革,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均衡教育资源促进 教育公平
近年来,关于高考移民、天价择校费、厕所户主等新闻屡见报端,“寒门难出贵子”“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等声音也开始出现,种种现象都反映出一个问题,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间的资源不均衡,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在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个学校所具备的教师和基础设施等资源各有不同,造成教学质量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家长为了争取所谓的“名校”,掏取大量的择校费,不仅加剧了家庭的负担,还会滋生教育腐败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城乡间的不均衡,农村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师工作任务繁重,生活艰苦,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质量无法保障,造成发展机会的不公。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短期来看会影响到每一位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长远来看不利于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构建。因此,推进教育改革,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势在必行。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就近入学、居住证制度、高校自主招生等,以解决各个地区的“择校热”问题,为推进教育公平助力。但是由于这些改革尚属试水阶段,且缺乏相应的政策细节等,如就近入学政策中,“就近”的标准如何划分,是按户口所在划分还是按实际居住区域划分,会不会引发学区房价格虚高等其他问题;自主招生政策如何进行监督,是否会产生新的腐败区域等,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那么推进教育公平将无从谈起,教育制度改革也无法彻底。
为推进教育改革,均衡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政府部门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首先,政府要仔细研究,制定出完善的教育改革方案,使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监督落实到位;其次,要加强对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学校的政策及资金等的倾斜,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校际师资交流,缩小校际间师资、硬件等方面的差距。再次,要改革评选标准,消除所谓的“名校排名”,鼓励特色办学,引导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最后,要加强宣传,引导学生及家长正确看待就近入学等政策,自觉配合推进教育公平的各项举措,认识孩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拒绝盲目追逐名校。
教育关系到每个人和每个家庭,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而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定能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也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