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审稿在编辑加工整理之后,签订出版合同之前。审稿作为编辑过程的环节之一,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并对可接受但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审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初审人员的把关,决定稿件的取舍,提高稿件的质量。通过审稿,还可以发现作家,扩大读者队伍。三审制指的是由初审.复审和外审组成的审稿制度。这是我国出版社长期来一直实行的审稿制度。我国有关出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规定:“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终审,应由具有正编审职称的社长或由社长指定的具有正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同时还规定:“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特殊情况下,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可以同时由一人担任。”
三审制是出版社必须严格坚持的基本制度。经过退修的稿件无须再次进行三审。只有三审通过的稿件,才能对稿件正式作出处理,或在签订出版合同前开始编辑加工整理,或将稿件退交作者修改,或将稿件退还作家。就程序而言,从编辑到副编审到编审的三审制,具有从下级到上级的递进特点,而这种递进又同时兼具前一审级服从后一审级,后一审级监督前一审级的特点。
【正确答案】无
【答案解析】(1)“审稿在编辑加工整理之后,签订出版合同之前”→“在编辑加工整理之后”【应删】(2)“评价,”→“评价,决定取舍,”
(3)初审人员→审读人员
(4)作家→创作人才
(5)读者→作者
(6)外审→终审
(7)出版社→出版单位
(8)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
(9)正编审→正.副编审
(10)社长→社长.总编辑;社长→社长.总编辑;
(11)正编审→正.副编审
(12)特殊情况下,→【应删】
(13)可以→不能
(14)出版社→出版单位
(15)无须→也要
(16)前→后
(17)作家→作者
(18)副编审→编辑室主任
(19)编审→总编辑
(20)监督→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