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以来, 海外学界(尤其是西方世界) 在译介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时, 主要集 中于四书、 五经及《道德经》 , 以致西方学界一度认为中国再无其他具有哲学价 值的优秀思想作品。 阳明学说形成之际, 欧洲与中国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文 化、 学术的接触与交流, 大批来华传教士开始向欧洲介绍、 翻译中国的文化典籍, 然而, 传教士为了便于在华开展传教事业, 寻求本土文化支持, 主要关注中国的 儒道经典。 阳明学说提倡“知行合一” “致良知” , 是“圣学” “心学” 与“实 学” 的统一, 有别于儒、 佛、 道之学, 因此并未进入明末以来的西方研究者的视 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 第一步, 读文段找主旨, 第一句介绍海外学界在翻译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时主要集 中在哪些作品。 第二句, 介绍阳明学说形成之际, 欧洲与中国开始了文化交流。 第三句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 强调传教士主要关注儒道经典。 第四句出现因果 关联词“因此” 得出最终的结论“阳明学说并未进入西方研究者的视野” 。 依据 关联词语方法, 最终的结论为重点。 第二步, 匹配选项, 原文主旨是一个结论性的观点, 正确选项也应围绕结论描述。 选项中围绕结论描述的只有 C 选项。 因此, 选择 C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