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心理学实验中通常是如何控制无关变量的?
变量是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或操纵的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
(1)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含义
①自变量又称独立变量,是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作、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在选定自变量时,应给出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检查点或实验处理,校正自变量测量的仪器并控制呈现刺激方式。
②因变量就是指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被测者某些心理现象或行为的变化。因变量不仅要灵敏地反应出自变量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而且要具有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等。常见的因变量指标有准确性方面的指标、速度或敏捷度方面的指标、刺激的强度水平、概率或频率以及反应的强度或力量等。
(3)无关变量的控制
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其他变量均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常常造成研究结果出现误差,所以要对其加以控制。心理学实验中通常用以下方法控制无关变量:
①消除法。即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如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可采用“双盲程序”;采用好的指导语可消除被试的紧张、焦虑,还可消除被试因不明白如何去做而产生的各种随机与系统误差。
②恒定法。即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巾保持恒定不变。如使研究环境、测量工具、指导语、研究时间对不同被试保持一样,通过效果恒定来达到控制它们的影响的目的。
③平衡法。即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而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方法。平衡法的具体方式有对比组法和循环法。对比组法的原理是,随机建立两个被试组,两组除研究变量外,在其他无关变量的效果方面都是相等的,因而两组结果之差可视为研究变量的差异所致。循环法主要用来平衡研究处理的顺序效应,如ABBA法。
④统计法。当无关变量的影响无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而其影响已经测定和已知时,可用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
⑤无关变量的纳入。使无关变量成为实验设计中的一个自变量,可以弥补排除、恒定、平衡、抵消无关变量的缺点,这样使实验更接近真实情景。但是由于自变量的增加,也带来了统计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