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某教师开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播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录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一边讲解一边演示,逐一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演示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全过程。
问题:
问答题
22.简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为:
①操作定向阶段。操作定向阶段也称操作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②操作模仿和整合阶段。操作模仿即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操作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③操作熟练阶段。操作熟练阶段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3.试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具有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有以下作用:
①“播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录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形成基本的认识。
②通过“一边讲解一边演示,逐一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了关键知识点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③“演示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全过程”,使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有全面完整的印象,熟悉实验操作的流程。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