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8m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下弦拉杆,截面构造如下图所示。采用后张法一端张拉施加预应力,并施行超张拉。预应力钢筋选用2束Φs15.2低松弛钢绞线(Ap=840mm2),非预应力钢筋为HRB400级钢筋412(As=452mm2),C45级混凝土。采用夹片式锚具(有顶压),孔道成型方式为预埋金属波纹管,张拉控制应力σcon=0.65fptk、fptk=1720N/mm2,预应力筋、非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s1=1.95×105N/mm2,Es2=2.0×105N/mm4,混凝土弹性模量Ec=3.35×104N/mm2。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值σlI(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解答如下:查《混规》表10.2.2,取a=5mm 由规范式(10.2.2): 查《混规》表10.2.4,取κ=0.0015;μθ=0.0 κx+μθ=0.0015×18=0.027<0.3,则: σl2=(κx+μθ)σcon=0.027×1118=30.186N/mm2 故 σlI=σl1+σl2=54.167+30.186=84.353N/mm2
施加预应力时,
解答如下:首先计算An根据《混规》10.1.6条: αE=5.97 超张拉,查规范表10.2.1,低松弛,σcon=0.65fptk≤0.7fptk,则: 张拉终止后混凝土的预压应力σpcI: 所以 σlⅡ=σl4+σl5=20.96+152.22=173.18N/mm2 当σpcI/f'cu≤0.5时,《混规》式(10.2.5-1)、式(10.2.5-3)才适用;当结构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低于40%的环境下,σl5及σ'l5值应增加30%。
建于8度设防烈度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采用砌体填充墙,墙长4m,试问,填充墙内设置2Φ6拉筋(fy=270N/mm2),拉筋伸入墙内的最小长度(mm),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解答。
解答如下:根据《抗规》13.3.4条,8度,取全长4000mm,应选D项。
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采用C30混凝土,柱截面尺寸b×h=400mm×600mm,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对称配筋,单侧为4
解答如下: h0=h-a=600-40=560mm,h-h0=a=40mm 根据《混加规》10.6.2条,所有外力对纤维复合材取力矩平衡,A's0=As0,则: 即 查表4.3.4.1,重要构件,取ff=1600MPa。 由式(10.6.2-1): 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