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说到羊年春节,“抢红包”无可置疑地占据了关键词头把交椅。有手机的地方就有红包,这个春节,很多人都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红包。“抢红包”虽然以年轻人为主,但很多老人也参与其中,玩得不亦乐乎。对于春节“抢红包”,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对于春节“抢红包”活动,我们需要正确的看待,更多地看到“红包”作为春节象征的积极的喜庆的一面,多多体会得到“红包”时的喜悦心情,不能让“抢”字冲淡了新年喜庆的气氛,甚至破坏了“新年好”的心情。我们在“抢红包”之前,要有心理准备,把这一行为等同于一种娱乐方式,而不应该把“抢红包”当作假期的主要内容来对待。
第一,春节“抢红包”是一种新的创举,是新春佳节的新兴娱乐方式。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让春节红包从线下走到线上,能够使一些远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一些电商巨头也借机为大家奉上“红包大礼”,给人们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欢乐。从这方面来看,春节“抢红包”是分享快乐的一种新型娱乐方式,图的是喜庆,其初衷是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第二,“抢红包”不受年龄的限制,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向亲友派发红包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民俗传统。以前过年收发压岁钱的局限性较多,比如,必须是长辈发给晚辈,且晚辈大多是未成年人,在粤语地区,未婚是收取红包的底线。而微信红包,则打破了亲情、年龄、数额与时空的各种局限,陌生人之间也可以互派红包,甚至年长者也能有机会体验到久违的收取红包的愉悦。
但是,“抢红包”也需要把握一个度。从身边人的一举一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抢红包正从消遣的“伴奏曲”演变为春节长假的“主题歌”。在团聚的日子里,年轻人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依旧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有的微信群玩红包接龙,不分昼夜抢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所以面对“网络红包”我们应该冷静对待,千万不能较真,不要“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让原本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春节变了味,失去了春节团聚的意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