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图A、B、C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26.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该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健忘组被试在自由回忆(直接测量外显记忆)和词汇辨认(间接测量内隐记忆)的正确率上是否与正常人存在差别。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7.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正确答案】自变量是研究者在研究问题、实施实验时有意加以选择和操纵的变量。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一个是被试类型,包括健忘症被试和控制组被试两个水平。另一个是任务类型,包括内隐的词汇辨认任务(间接测量)和外显的自由回忆任务(直接测量)两个水平。
因变量是研究者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应和表现,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实验中的因变量是自由回忆的正确率和词汇辨认的正确率。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8.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2009年)
【正确答案】对三种可能实验结果的描述
图A显示,健忘症患者的成绩无论在自由回忆,还是在词汇辨认中,都低于控制组。这表明被试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存在任务类型与被试组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健忘症患者在自由回忆和词汇辨认的正确率都不如控制组。
图B显示,在自由回忆中,即外显记忆测验中,健忘组成绩要低于控制组被试,而在词汇辨认测验时,这两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任务类型和被试组有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图C显示,在自由回忆中,即在外显记忆测验中,控制组被试成绩优于健忘症患者,而在词汇辨认测验中,健忘症患者的作业成绩要优于控制组被试。即任务类型和被试组的交互作用显著。
【答案解析】对于第一题的回答,需要我们从实验结果中推测出研究假设。结果中提到的健忘症病人的研究一般在实验心理学中多用于内隐记忆的研究。第二题中写出自变量与因变量,这两个变量是考实验设计必然提到的,需要考生牢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含义。对于变量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考到,要求考生达到一种随意后注意的境界,看到题干,大脑中就会自动化加工,哪个是因变量,哪个是自变量。对于第三题,是要求根据统计图表分析实验结果,首先要比较三个图的不同,根据不同再找原因予以解释。在涉及方差分析的题时,应注意前提条件,首先检验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决定是要进行简单效应分析还是进行主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