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题 老板葛某承包了马山村1000亩土地,投资农产品生产。1年后,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老板在拖欠当地农民土地租金和农药、种子、化肥款项以及工资等累计300多万元,偷逃税款50万元后逃跑。村民发现后,寻找无果便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
多选题 16.接到镇政府通报后,公安派出所正确的做法是( )。(单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从题干来看,本题考查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方法。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是其工作职责和内容,所以排除D项。A项“强制驱离”和C项“批评教育”很显然不是正确的方法。村民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作为公安机关,应当听取诉求。调查了解,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多选题 17.公安民警在化解村民情绪中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单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送分题,类似新闻发言人。村民聚集到镇政府,是希望政府能出面帮助解决难题,所以对于化解情绪的公安民警,要对现场群众以法制宣传、教育疏导为主。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于第一时间处置的公安民警来说,要先代表政府表态一定会维护群众的利益,全力以赴展开调查。
多选题 18.警方发现,葛某的银行卡在某市一小学附近的ATM使用过,监控显示,取款人是一名妇女(携一名8岁左右的女孩)。警方要查到葛某的住处,下列哪一行为应该优先采取?( )(单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从问题设置来看,出题人命题水准较高,不仅考查侦查思路,还考查工作方法,并且设置迷惑项,对辅警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从问题“优先采取”可见调查的紧迫性,要从最容易“寻找到葛某的住处”入手。A项中题干“葛某的银行卡在某市一小学附近的ATM使用过”,可以确认银行卡就是葛某本人的。C项学生安全问题和提问无关。D项葛某有可能不在户籍地,而在居住地。在本题中,妇女和女孩是关键,所以顺着她们两人,很有可能找到葛某的住处。从监控中获取女孩的头像,然后再以学校为突破口确认女孩的身份,从而进一步查找犯罪嫌疑人。
多选题 19.公安民警为了帮助受损村民排忧解难,下列哪一做法体现了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单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送分题。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紧紧抓住村民的诉求。帮助村民解决欠款等切身利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