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现状的满意度,某大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部分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2018年)
访谈抽样与构建初测问卷:研究者利用晚自习,在图书馆阅览室随机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概括、归纳,编制出学校教学现状满意度初测问卷,用5点量表计分。
试题与题目筛选:随机抽取文、理各5个班进行测试,计算各题的平均分、标准差及每道题与测验总分的相关(区分度),其中前10题的数据见表1。

信度、效度分析:随机抽取文、理科各10个班,每班随机抽取25名学生进行正式测试,对398份有效问卷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问卷包括3个维度,再对这398份问卷做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问卷的结构效度。此问卷各维度的α系数见表2。

差异检验结果:考察不同学科学生态度差异既可以用t检验,也可以用F检验。现给出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文、理科学生在维度Ⅲ的态度差异程度大于维度Ⅱ的态度差异。
问答题
25.该研究的访谈抽样和初测问卷的构建过程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正确答案】1.访谈抽样时的不足:在进行访谈时,抽取对象的范围比较窄小,误差比较大,在图书馆的可能都是学习比较好的,喜欢学习的,并不能保证整个学校各个年级的学生都能有所包含。而且访谈的地点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比较方便交谈的地方,太随意了,导致得到结果并不一定具有真实性。2.初测问卷构建的不足:初测问卷进行编制时,太过于简单,只是根据访谈的结果,进行概括与归纳,并不能确定编制的题目是否能代表测量学校教学的满意度。
改进方法:针对1不足的改进:研究在选取被试时,应根据学校学生的总人数,确定好抽取的方式,按年级的人数比例、按学校男女比例等等进行随机抽样都可以。然后选一个适合约谈的固定地方,约已随机抽取的被试来进行访谈。针对2不足的改进:在进行访谈之前,应该根据以往研究和资料列访谈提纲,再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概括与归纳之前,应该查阅文献,找与之相关的研究或找相关方面的老师或专家咨询,确定几个框架,然后再结合自己访谈的结果加以调整,最后按照确定框架维度编制问卷。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6.针对表1的数据,提出项目筛选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根据美国测量学家艾伯尔(L.Ebel)提出的判断标准,见下表: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7.表2中的α系数是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它反映了问卷的什么心理测量学特性?
【正确答案】表2中的α系数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它反映的是测验的信度,即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克隆巴赫α系数,是同质性信度的计算方法之一,它适合所有计分类型的测验。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题目间的一致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所有题目测的都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其二是所有题目之间的得分具有较强的相关。从表中看出,该测验三个维度各个内部项目的一致性程度都在0.8以上,则说明每个维度内的题目都是一致测量该维度的。一般来说,α系数愈高,即测验的信度愈高。在基础研究中,信度至少应达到0.80才可接受,在探索性研究中,信度只要达到0.70就可接受,介于0.70~0.98均属高信度,而低于0.35则为低信度,必须予以拒绝。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8.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考察过程是否存在错误,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不正确,存在问题。
研究者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问卷的三个维度,并再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者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要确定结构效度,应对心理特质下一个操作性定义。该研究中为了解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现状的满意度,直接对编制的问卷进行探索性分析,找出三个维度,而不是先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找出代表满意度的维度,然后在编制试题进行测量,最后用验证性分析探讨其结构效度。正如第一问中所说,在访谈之前就应该有个框架,根据框架开展后续的研究。所以在实施探索的顺序上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9.根据表3的数据,文、理科学生对学校教学现状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维度Ⅱ和维度Ⅲ上文、理科学生对学校教学现状的满意度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维度Ⅱ,F=4.96,0.01<p<0.05;维度Ⅲ,F=11.68,p<0.01),而在维度Ⅰ上没有显著差异(维度Ⅰ,F=2.57,p>0.05)。
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从数据中只能得出在哪个维度上有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维度之间差异大小的对比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差异之间的显著性检验,这还是在两个维度之间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个维度的性质有较大差异,则就不能进行对比。
【答案解析】测验的编制、测验项目的分析属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测验结果的分析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每一种方法检验的结果,都要进行分析其统计学意义。考生在复习这两门课程时,一定要结合起来,把统计中学到的方法运用于测量结果的分析中,也可将统计结果应用于实验研究的结果中。所以一定要注重自身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寻找学科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