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大家不相信如此简单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奖赏,结果没人肯出来试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终于有人禁不住奖赏的诱惑,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两黄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于是商鞅接下来发布的法令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商鞅变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单选题 商鞅为什么要提高赏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第一段“结果没人肯出来试一试”这句话,可知没有人搬木头,所以选A。
单选题 商鞅“立木取信”后出现了什么结果?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这句话,可知商鞅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所以选B。
单选题 周幽王第一次为什么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概括第三段“周幽王有个美丽的妃子,从来不笑。为了能够让她笑一笑……”这句话,可知周幽王点燃烽火是为了让妃子高兴,所以选C。
单选题 上文最后一段画线词语“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一诺千金”的字面意思是一句话值一千两黄金,用来形容人非常讲信用,所以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