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6.从《师说》看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正确答案】唐代教育家韩愈针对当时社会中学生不重师道、“耻学于师",教师也不起到传道卫道作用的现象,写了著名的《师说》,提倡师道。《师说》的基本精神在于“存师卫道”。在《师说》中,韩愈把教师的职责规定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师与道。
韩愈认为师是“传道”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为教师。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重了师道就可以卫道了。他强调师与道是紧密结合的、不可分离的。他指出,不论年龄与地位,只要他有“道”,皆可师之,这就是他关于师与道的见解。
(2)道与业。
①韩愈所谓“道”,是指儒家道统;所谓“业”,是指古文六艺之业。“道”是儒家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业”是载“道”的工具。“道”与“业”二者之中,“道”为重,“业”在后,“道”比“业”更重要。
②“传道”与“授业”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许多疑惑之处需要教师去解释。“解惑”就是教师的第三个任务。“解惑”是解释“道”与“业”中的“惑”,并不是离开“道”与“业”去解其他无关的“惑”。韩愈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指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以“传道”为主体,“传道”又离不开“授业”,把“解惑"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很有意义。
(3)师与生
①韩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师生关系就以“道"和“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韩愈冲破了汉代重师法家法的旧框框,解除了“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旧教条,提出了为师的新标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韩愈的为师的新标准还包含有“不耻相师”,即“相互为师”的观念,提倡向更多人学习,向比自己有长处的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在内学习。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比《学记》所提出的“教学相长”进了一步:一方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思想。
总之,韩愈在阐述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问题中,看到了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即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他提出教师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对今天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师的职责、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等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