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在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目标:
①保护存款人和公众利益。银行集中了社会各阶层、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货币和资本,作为一种信用中介,既是借者的集中,又是贷者的集合。银行在经营中如果出现问题,鉴于其与社会各方面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千千万万存款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中央银行要把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作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目标。
②维护银行业公平有效竞争。各国金融监管当局无不追求一个公平、高效、有序竞争的环境,使竞争成为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真正成为保护先进、淘汰落后的一种有效机制。这种适度的竞争环境既可以经常保持银行经营活力,从而使企业公众获取优质服务,同时又不至于引起银行业经营失败破产倒闭,导致经济震动。
③保护本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关系的不断深化,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经营管理风险的不断提高,因此,银行发生重大亏损而破产倒闭的事件不断发生。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而且一家银行或金融机构出现问题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一系列银行和金融机构经营困难。所以,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维护国内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④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当今各国多通过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这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以银行金融业为作用点和传导中介。因此,中央银行监管要有利于保证货币政策的顺利执行,有利于银行业对中央银行调节手段的及时准确传导和执行。
(2)为了实现上述金融监管目标,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坚持分类管理、公平对待、公开监管三条基本原则。
①所谓分类管理原则,一般是指除中央银行之外,将金融机构分为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外资(合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共13个类别。在分类前提下,根据各类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突出重点,分别管理。世界各国金融机构在分类方法上不尽相同。
②所谓公平对待原则,是指在进行金融监管过程中,不分监管对象,一视同仁适用统一监管标准。这一原则不仅在国内应受到重视,随着经济金融国际一体化的发展,为了贯彻自由贸易、平等竞争的经济准则,公平对待监管原则的对外适用性也日渐被各国中央银行重视。这也就是《关贸总协定》所倡导的国民待遇原则。这一原则与分类管理原则并不矛盾,分类管理是为了突出重点,加强监测,但并不降低监管标准。
③所谓公开监管原则就是指加强金融监管的透明度。中央银行在实施金融监管时必须明确适用的银行法规、政策和监管要求,公布于众,使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明确监管内容、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接受监管,同时也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