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6岁,已婚。因消瘦、乏力、食欲亢进、心慌4月余就诊。近2年应用口服避孕药避孕。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患者为年轻女性患者,临床以高代谢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应首先考虑甲亢可能性。因此体征以甲状腺肿大伴血管杂音最有诊断意义,其他几个答案均不特异。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患者临床考虑甲亢可能性大,试验室检查应先着眼于甲状腺功能测定。但血清中99.95%以上的T4及99.5%以上的T3与蛋白结合,其中80%~90%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TT4、TT3是指与蛋白结合的T4与T3,故两者的血浓度受TBG等结合蛋白量的影响。妊娠、雌激素、病毒性肝炎等可使TBG升高;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可使TBG降低,因此在分析TT4、TT3的临床意义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FT4、FT3不受TBG浓度影响,且敏感、特异性均较高。该患者有长时间应用避孕药史,应进行FT4、FT3的测定。
单选题
用硝酸甘油类药物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症状加重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硝酸甘油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外周静脉系统,增加外周静脉床的容量,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使左心室充盈量减少,从而缩小了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导致收缩期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心排出量减少,临床发生意外的几率增加。所以硝酸甘油类药物不宜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应用。
单选题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继发性主动转运可造成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慢性肺心病肺内血管病变主要是肺小动脉的变化,表现为:①无肌性细动脉肌化,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②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③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数量减少。一般无肺小动脉玻璃样变。
单选题
下述各种刺激导致的反射活动中,能使血压升高的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肺毛细血管阻塞时,每分钟肺血流量减少,通气/血流比值升高。肺气肿、肺纤维化和哮喘发作时,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减少,导致通气/血流比值降低。
单选题
Cushing综合征患者最易发生骨质疏松的部位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ushing综合征患者病程较久时可出现骨质疏松,以脊椎最常见,可发生压缩性骨折,使身材变矮,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单选题
患者男性,32岁,近两个月来,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皮肤有黄染并呈进行性加重。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区有叩痛,肝、脾触诊不满意。ALT100IU,血总胆红素18μmol/L,HBSAg(+),追问病史,近一年来经常食欲不振,乏力。与肝穿标本内肝细胞坏死情况一致的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急性普通型肝炎(肝细胞广泛变性及点状坏死)、轻度慢性肝炎(肝细胞点状坏死、轻度碎片状坏死)、中度慢性肝炎(肝细胞中度碎片状或桥接坏死,本例属于中毒慢性)、重度慢性肝炎(重度碎片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纤维分隔肝小叶)、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大片坏死,仅有少量肝细胞残存)、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亚大片、桥接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单选题
提供其分子中全部N和C原子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
单选题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处理原则是
单选题
以下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但APTT一般正常。骨髓象表现为巨核细胞数增多,但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即血小板成熟障碍。因此,选项D为本题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休克微循环收缩期生理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包括三个时期:①微循环收缩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外周及内脏小动脉,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错误)。微循环“只出不进”。②微循环扩张期:休克进一步发展,微循环因动-静脉短路及直捷通路大量开放,微循环“只进不出”,大量血液滞留在微循环,进入休克抑制期。③DIC期:休克进一步发展,微循环中的黏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呈高凝状态,微血栓形成、DIC,进入休克不可逆期,最终发生MODs。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淋病属于性传播疾病。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等可经输血传播。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受到阈或阈上刺激后,膜上Na+通道激活,Na+内流,膜内电位升高所致,膜电位升高至峰值时,即接近Na+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的,其传播方式为局部电流。动作电位在零电位以上为超射,为反极化,而并非超极化的过程。复极化是由于膜对Na+的通透性变小,同时K+通道逐渐开放,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并超过对Na+的通透性,于是膜内K+在浓度和电位梯度作用下向膜外扩散,使膜内电位由正值向负值发展,直至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