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新闻事业是不是产业?它与其他产业有何不同?我国目前的新闻产业化进程有什么不足之处?
 
【正确答案】(1)新闻事业的产业问题 广义来讲,新闻事业具有产业特性。在新闻市场上,只有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产品才会受读者欢迎。随着广告营业额的不断提升和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可以说新闻事业是产业。 (2)新闻事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 ①传媒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具有相对垄断性。传媒业的文化属性使得它往往要受到相关政策的制约而形成政策性垄断,这使得传媒具有相对较强的垄断性。 ②传媒业有良好的增值性和独特的盈利模式。传媒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特点,能够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和盈利。 ③新闻事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由于其在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通常是“阶级舆论工具”和“社会舆论工具”,受到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制约。 (3)我国目前的新闻产业化进程的不足之处 ①结构失衡,重复办报。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办报热”,到90年代愈演愈烈。以1997年为例,我国部委管的报纸206家,和部委相对应的各省厅、局所办的行业报有近700家,占全国报纸的三分之一。从品种、结构上看,这些报纸不甚合理,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②布局分散,质量不高,形不成规模。多年来,我国批办报纸的思路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配给制,有一个一定级别的单位就相应批一份报纸。这样,战线越拉越长,越铺越散。不少部门办起报纸之后,不熟悉报纸的政治性和业务性,也没有精力管理,人员素质无法适应办好报纸的要求。报纸质量不高,不受欢迎,发行量小,形不成规模。 ③强行摊派,加重群众负担,影响政府威信。由于不少报纸的主管单位在本系统内有制约能力,常常利用手中权力给下面下任务、下指标摊派订报。摊派征订又引起发行大战。近几年每到报纸征订季节,地方报纸和中央报纸抢发行,小报和大报抢发行,形成不正当竞争的恶劣环境。 ④违规违法,险情不断。有的报纸卖刊号、卖版面,有的搞一号多报,有的格调低下,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备办报条件。从整体上看,违规报纸是少数,但影响很坏。除正式报纸外,我国还有大量的内部报纸,新闻出版署对它们有许多限制,如不准定价、不准登广告、不准征订、不准在社会上发行等。但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不少内部报纸严重违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