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近期, 因让座问题发生了多起新闻事件, “让座” 这一“小事” 一时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本刊通过网络投票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调查。 所有受访者均认为让座是种美德, 但仅有 25%的受访者认为不让座就是不道德, 35.7%的受访者认为让座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 另有 39.3%的受访者感觉“不好说”。 公务员宋先生表示, 让座固然是一种美德, 但以让不让座作为道德评判标准未免太苛刻, “让座是个人美德, 但还没上升到社会公德的高度”。

【正确答案】

让座问题之我见

近日, 由让座引起的新闻事件甚嚣尘上, 我认为在公交车上主动为需要得到帮助的特殊乘客让座,只能说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个人美德,而并不是社会公德, 不必将此加诸于整个社会。 对于某些极端的要求必须让座是一种道德胁迫。
让座是美德, 但是不让座不代表是道德沦丧。 就譬如施舍是慈善, 但不施舍也不代表穷凶极恶一样。 即便是一个健康的公民, 哪怕只有短短几站路的车程, 只要不愿意, 哪怕只是心情突然不好都可以保有不让座的尊严和自由。 英国哲学家约翰· 穆勒在《论自由》 一书中指出,“只要不侵害其他人的自由, 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
对于年轻人来说, 让座不是义务, 但让座是美德。 作为年轻人, 应该正确看待类似问题, 不能包庇, 但也不能偏激。 社会中存在一些老人蛮横, 老人为座位骂人现象, 但是毕竟是少数。 正确看待, 沉着面对, 保持自己的修养和原则, 结合自己的切身情况, 做出最明智的决定。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是应该适当提倡给老年人让座,毕竟谁都有老的时候。
对于老人来说, 让座是美德, 但不让座不代表道德沦丧。 部分老年人不要太矫情倚老卖老, 让座是自愿行为,让有让的修养, 不让有不让的理由, 不要把别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应当。 在公交车上主动为需要得到帮助的特殊乘客让座, 只能说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个人美德, 而并不是社会公德, 不必将此加诸于整个社会。 每个人都必须让座这是一种道德胁迫, 更是道德暴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 让座是一种美德, 助人应该是快乐的, 被助者应该是感激的。 那些挥舞着“道德的旗帜”随意呵斥他人的人, 只不过是将自以为的道德作为掩盖自己私欲的遮羞布而已。 如果不加以制止, 矛盾将愈演愈烈。 针对于这样的行为可以试推行一些措施比如高峰期老年人做公交车收费来限流。 在台湾乘坐地铁的时候, 年轻人如果身体不适, 可以向地铁站申请爱心标签, 即可乘坐爱心专座, 无需让座, 也没人谴责。 这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个社会太拥挤, 多些理解, 多些宽容, 生活才能更轻松。

【答案解析】

本文围绕当今的甚嚣尘上的让座问题展开讨论。 第一段开门见山, 表示了作者的观点: 让座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个人美德,而并不是社会公德, 不必将此加诸于整个社会。 第二段进一步阐述其观点, 第三段第四段分别对年轻人老年人提出了建议, 第五段则深入讨论了让座是美德。 最后一段提出了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