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题

五、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天城区某街道张某的理发店与李某的便利店相邻。某日,因张某在便利店门口堆放物品,李某与之发生口角,经其他人劝开后,张某趁李某不备拿起理发店的拖把打向李某,李某闪避不及被打中腿部(后经鉴定为轻微伤),导致现场混乱,有人见状打110报警。派出所值班民警老关、小王接到指令后立即出警。

多选题

民警达现场后,张某声称“这是我们的私事,警察管不着”,不顾现场群众劝阻和民警的口头制止,继续吵闹并拿着拖把追打李某。此时,民警最恰当的做法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面对题干中张某不顾现场群众劝阻和民警的口头制止,继续吵闹并拿着拖把追打李某的行为,民警应当第一时间制止双方打架行为,控制事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 第十五条规定:“对正在以非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公安民警可以口头制止。”第十九条规定:“对正在以轻微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尚未严重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经警告无效的,公安民警可以徒手制止;情况紧急,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徒手制止。”第二十三条规定:“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所列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民人身安全等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第三十条规定:“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A项错误,《人民警察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李某不属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危险公共安全的人员,不能强行带离。并且民警小王一人不能将李某强行带离。将一人强行带离现场要求二人以上民警执行。

B项正确,民警二人合力控制张某,张某正在追打李某,且李某已经受伤,二人控制住李某就可以制止殴打行为,防止事态扩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十九条规定:“对正在以轻微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尚未严重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经警告无效的,公安民警可以徒手制止。”题目中张某正在追打李某,且李某已经受伤,所以民警二人可以合力控制张某,防止事态扩大。

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

(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

(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

(六)袭击人民警察的;

(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本题不属于可以使用催喷射器的情况。

D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一)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二)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三)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四)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五)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六)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七)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八)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九)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十一)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

(十二)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

(十三)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本题不属于可以使用枪支的情况,不能出枪警告。

故正确答案为B。

多选题

受案后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对于张某打伤李某所用的拖把,老关和小王采取了证据保全措施。关于证据保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法。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实施扣押、扣留、查封、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等证据保全措施时,应当会同当事人查点清楚,制作并当场交付证据保全决定书。必要时,应当对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证据进行拍照或者对采取证据保全的过程进行录像。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二)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扣押、扣留、查封的理由、依据和期限;(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四)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附清单,载明被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场所、设施、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等,由办案人民警察和当事人签名后,一份交当事人,一份附卷。有见证人的,还应当由见证人签名。当事人或者见证人拒绝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证据保全清单上注明。”所以ABD项正确,C项中,证据保全的场所是清单上载明的,而非证据保全决定书上载明的,故C项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多选题

张某在继续追打李某的过程中,李某躲闪,拖把打到了李某便利店的玻璃门上(价值2000元),导致玻璃门破碎。对于张某的行为,公安机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法常识。

A项正确,本案中,对于张某殴打李某、致使刘某轻微伤的行为(未构成刑事犯罪),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进行处罚。

B项错误,本案中,张某在追打李某的过程中,由于李某躲闪,导致李某便利店的玻璃门破碎,张某对于李某的玻璃门损坏不存在故意,不能按照故意损坏财物进行处罚。

C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张某损坏李某玻璃门是张某追打李某所致,公安机关可就赔偿金问题进行调解。

D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管理规定》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 :“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所以,针对张某造成的玻璃门损坏问题,李某应向法院提起诉讼,而非由公安机关裁决。

故正确答案为AC。

多选题

在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张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受害人李某赔礼道歉,并请居委会干部参与协调此事,派出所决定对该案进行治安调解处理,下列关于治安调解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法常识。

A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调解一般为一次。对一次调解不成,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或者当事人申请的,可以再次调解,并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完成。”

B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被侵害人委托其他人参加调解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提交委托书,并写明委托权限。违法嫌疑人不得委托他人参加调解。”本案中,张某不得委托他人参加调解。

C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条规定:“调解处理案件,应当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并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注重教育和疏导,化解矛盾。”调解除遵循及时的原则外,还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本案中,张某未按约定及时参与调解,公安机关不能违背自愿原则将其强制传唤。

D项正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调解达成协议的,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并履行调解协议。”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调解处理,因此,调解应当在公安机关的支持下进行。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