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上有作用面为400mm×500mm的局部荷载,并开有550mm×550mm的洞口,平面位置示意如下图所示。
单选题 假定,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板厚h=150mm,截面有效高度h 0 =120mm。试问,在局部荷载作用下,该楼板的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F l (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η=1.0;
②未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混规》第6.5.2条,
孔洞至局部荷载边缘的距离:s=550mm<6h 0 =6×120=720mm
临界截面周长μ m 应扣除局部荷载中心至开孔外边切线之间所包含的长度,
μ m =2×(520+620)-(250+120/2)×550/800=2280-213=2067mm
F l =0.7β h f t ηu m h 0 =0.7×1.0×1.43×1.0×2067×120×10 -3 =248kN
1.楼板开洞会减少冲切的最不利周长,从而降低楼板的受冲切承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楼板在局部荷载作用下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
2)楼板上开洞对受冲切承载力的影响。
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2条,当孔洞至局部荷载作用面积边缘的距离不大于6h 0 时,计算截面周长μ m 应扣除局部荷载中心至开孔洞外边切线之间所包含的长度。
2.在局部荷载作用下,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楼板受冲切承载力,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公式(6.5.1-1)计算。计算截面周长μ m 应取距离局部荷载作用面积周边h 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
3.为简化计算,提示中已给出影响系数η=1.0。部分考生不注意提示,按公式(6.5.1-2)和公式(6.5.1-2)计算比较,造成混乱。
4.错误答案:
B未考虑板开洞对冲切的不利影响,取μ m =2×(520+620)=2280mm
F l =0.7×1.0×1.43×1.0×2280×120×10 -3 =274kN
C按公式(6.5.1-2)取β s =1.25,
单选题 假定,该楼板板底配置 12@100的双向受力钢筋,试问,大题题干图中洞口周边每侧板底补强钢筋,至少应选用下列何项配筋?
A.2 12
B.2 16
C.2 18
D.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洞口每侧补强钢筋面积应不小于孔洞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一半,550/100=5.5(最少切断5根,最多切断6根)
洞口被切断的受力钢筋数量为6 12
洞边每侧补强钢筋面积为:A s ≥6×113/2=339mm 2
经比较,选用2 16,A s =2×201=402mm 2 >339mm 2
1.混凝土结构板上开洞时通常要求在洞边每侧增设补强钢筋,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没有给出板上开洞补强钢筋的计算或构造要求。
2.本题主要考查板上洞口补强钢筋的构造要求。
1.参考中国有色工程公司主编的《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第140页,当板上开洞宽度300mm<b(或直径d)<1000mm,且洞口周边无集中荷载时,洞口每侧补强钢筋面积应不小于孔洞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一半,且不小2 8~2 12。
2.该楼板板底配置 12@100的双向受力钢筋,洞口宽度为550mm,550/100=5.5
最少切断5根,最多切断6根,应按切断最不利数6 12进行补强钢筋面积计算。
3.错误答案:
A按最小构造要求同板底钢筋,取2 12
D按切断6 12计算,A s ≥6×113=678mm 2 ,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