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2015年1月1日,甲日报社与刘某达成口头协议,聘用刘某为临时校对员(非全日制用工),工作时间为每天9点至12点,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可以提前离开,工资为80元/小时。因刘某表现优秀,经甲日报社人事部门多次与刘某协商后,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将刘某转为全日制正式校对工,劳动合同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月工资为5500元。因刘某并非新人职员工,人事部门未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17年8月15日,刘某未经编辑、值班主任及值班总编的同意,应记者个人要求,在值班总编已盖章签发的上栏稿件中加入新内容;次日,甲日报社以刘某严重违反本单位有关出版管理的规定为由,通知刘某解除劳动合同。2017年9月1日,刘某向所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多选题 有关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刘某与甲日报社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解析:(1)选项AB: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也是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2)选项CD: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多选题 有关甲日报社通知刘某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多选题 如果刘某以甲日报社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时效期间届满日应为(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甲日报社于2017年8月15日的次日,即2017年8月16日通知刘某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申请仲裁时效期间届满日为2018年8月16日。
多选题 仲裁庭在审理该劳动争议案件时,发生的下列事项中,符合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1)选项A:劳动争议仲裁一般应开庭审理;(2)选项B:仲裁庭如果能形成多数意见的,应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3)选项C: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在裁决书上签名,也可以不签名;(4)选项D:劳动争议仲裁实行回避制度,仲裁员接受当事人请客送礼的,应当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