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分析一下磨削时冷轧辊表面的螺旋纹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正确答案】

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与轧辊转速和工作台移动速度计算关系一致的螺旋纹; 第二种与轧辊转速和工作台速度关系不一致的螺旋纹。
产生第一种螺旋纹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① 砂轮在粗修时砂轮母线修得不平, 精修时由于修整量少, 而矫正不过来。
② 修整砂轮时没有用冷却液, 或者冷却液只冲着砂轮的一部分, 引起金刚石修整器冷热膨胀不均匀, 造成砂轮的母线不直; 
③ 由于砂轮架主轴翘头或低头, 在修整时会使砂轮母线成凹形。 可在安装砂轮架时, 砂轮轴有一点翘头 100/ 0.005, 待装上砂轮后, 由于砂轮的重量,把翘起的头压低一点, 差不多正好水平。
④ 工作台浮起量过高, 运动时稳定性差, 有漂移现象, 在磨削时产生单边接触, 而使轧辊表面出现螺旋纹。 因此导轨润滑油压力要低一些, 流量要小一些;
⑤ 由于头尾架系统刚性不一致, 受力相同时, 系统刚性差的变形大, 使砂轮与轧辊接触不良而引起螺旋纹。 在这种情况下, 应注意减少磨削量来解决;
⑥ 砂轮架刚性差, 砂轮受力时发生偏转, 造成砂轮边缘与轧辊接触, 产生螺旋纹;
⑦ 砂轮架导轨扭曲, 修整砂轮时金刚石修整器的位置和磨削轧辊的位置相差太多, 使砂轮在磨削时与轧辊出现单面接触引起螺旋纹缺陷; 
⑧ 砂轮硬度在宽度方向上不均匀而造成的轧辊螺旋纹。 有些砂轮两边与中间硬度不一致, 所以在高光洁度磨削轧辊时, 砂轮两边应修得低一些;
⑨ 由于在机床还处于热变形过程中修整砂轮所造成的缺陷。 因此, 要求在机床进入温升饱和状态下, 再进行修整砂轮和磨削轧辊。
产生第二种螺旋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台润滑油压力过高, 在运行中产生晃动。 这一种晃动频率很低, 而且没有一定规律, 在轧辊表面产生的螺旋纹一般比较宽。 消除的措施是适当调低导轨润滑油压力和减少流量。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