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B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毫米,公差为(+0.15,-0.15)毫米。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毫米。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7。

多选题

A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是工序质量标准的范围和工序能力的比值,用符号Cp表示。如工序质量标准的范围用公差T表示,工序能力是6σ,则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多选题

B工序的工序能力()。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工序能力判断的目的是对工序进行预防性处置,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对应工序能力指数判断准则为工序能力等级一级,工序能力判断为充足。

多选题

为提高C工序的工序能力,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7,对应工序能力指数判断为过剩。工序能力指数过剩意味着粗活细做,这样必然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产品成本。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降低工序能力,如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和原材料,合理地将工序能力指数降低到适当的水平。②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③采取合并或减少工序等方法。

多选题

在该型号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除了系统性因素以外,还可能是由人、机器、原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等原因引起的偶然性质量波动。结合本题即为生产设备、生产方法、作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