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35.8km的二级公路旧路面“白改黑”改建施工,旧路面为水泥混凝土面层,使用10年后面板损坏严重,必须重建。经设计院旧路改建设计后,将旧路面做碎石化处理,加铺SMA面层。在右侧岩层破碎的挖方路段增设碎落台和护面墙。路面结构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SMA碾压原则:紧跟、慢压、高频、低幅。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最大过水面积:[0.4+(0.4+0.4×0.5)]×0.4/2=0.2(m2)。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写出事件1中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的理由。
【正确答案】理由: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的轮胎会将结构部沥青“泵吸”到路表面,使路表失去纹理和粗糙度。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背景中护面墙砌筑作业的高处作业高度是多少?根据《高处作业分级》,该作业属于几级高处作业?
【正确答案】护面墙砌筑作业的高处作业高度是3m。属于Ⅰ级高处作业。
【答案解析】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SMA的碾压的原则。SMA的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特别强调的是,在SMA面层碾压施工时,还应确保压路机数量充足。初压、复压工作区间严格分开,降低压路机工作区段长度,保证在足够高温度下进行压实作业。同时也要防止过度碾压,破坏结构内部骨架。 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边沟最大过水面积的计算。由图可知,边沟截面为梯形;下底宽40cm,即0.4m;高40cm,即0.4m。又已知边坡坡率1:0.5,可得上底宽0.4+0.4×0.5=0.6(m),则边沟最大过水面积为:(0.4+0.6)×0.4/2=0.2(m2)。 本案例第3问考查的是SMA面层施工。SMA面层施工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以防止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的轮胎将结构部沥青“泵吸”到路表面,使路表失去纹理和粗糙度。 本案例第4问考查的是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要求。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高处作业的级别划分为四级:(1)高处作业高度在2m至5m时,称为Ⅰ级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Ⅱ级高处作业;(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Ⅲ级高处作业;(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Ⅳ级高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