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题

(三)

某年7月,甲县公安机关某派出所民警小刘在社区走访时,居民张大妈、李大伯向其反映他们投资了一个回报率高达500%的项目。民警小刘在后续走访中发现,该社区内已有20余人投资了此项目。民警小刘怀疑此为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一方面劝告居民停止投资,一方面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后经甲县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这是一起以投资解冻巨额“民族资产”获取高额回报为诱饵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全县已有400余人共投资了3200余万元。

多选题

经查,以上资金已流入魏某的银行账户。甲县公安机关遂即对魏某开展调查,在乙县发现魏某,办案民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实务工作能力。

A项正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四十四条规定:“ 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原因和处所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被传唤人家属”,故正确。

B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办案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回避应有乙县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决定,而非办案单位的负责人,故错误。

C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九十一条规定:“对下列物品,经公安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扣押或者扣留:(一)与治安案件、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扣留的车辆、机动车驾驶证;(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扣押或者扣留的物品。对下列物品,不得扣押或者扣留:(一)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二)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三)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银行卡和手机都属于与此案件有关的物品,可扣押,但并不是全部物品,故错误。

D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九十五条规定:“实施扣押、扣留、查封、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等证据保全措施时,应当会同当事人查点清楚,制作并当场交付证据保全决定书。必要时,应当对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证据进行拍照或者对采取证据保全的过程进行录像。······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附清单,载明被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场所、设施、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等,由办案人民警察和当事人签名后,一份交当事人,一份附卷。有见证人的,还应当由见证人签名。当事人或者见证人拒绝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证据保全清单上注明”,因此,见证人不能是参与办理此案的辅警,故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多选题

在案件侦查期间,该案受害人郭某建立维权微信群,群成员逐步扩大到400余人。群内成员情绪激动,郭某借机在群内煽动,策划到市政府串联上访,封堵政府大门,向政府施压要求返还投资款。为妥善处置,当地公安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不宜采取的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应急处理能力。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规定》第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主要任务是:(一)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迅速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报告;(二)根据事件的性质、起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案,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决断;(三)根据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适时适度出动警力,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四)必要时,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处置措施,控制局势,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第十条规定:“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有关情况需要公开报道的,必须经事件发生地的县或市(含本级)以上党委、政府审核同意并报上一级党委、政府批准,以适当的形式发布。重大或者敏感事件,应当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后发布。”第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下列强制性措施:(一)发布命令或通告,责令围观人员立即离开现场,责令聚众组织者立即解散队伍,责令聚集的人员在限定时间内迅速疏散;(二)对超过限定时间仍滞留现场的人员,可以使用必要的驱逐性或制服性警械强行驱散,但要尽量避免伤亡;(三)对经强行驱散仍拒不离去的人员或者进行煽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四)对正在进行打砸抢烧的人员,应当立即制止并带离现场或者予以拘留;(五)对非法携带的武器、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用于非法宣传、煽动的工具、标语、传单等物品,予以收缴,并依法处理有关责任人员。”

A项正确,因郭某为煽动人员,所以对其可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手段,故正确。

B项正确,应根据事件的性质、起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案,故正确。

C项错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有关情况需要公开报道的,必须经事件发生地的县或市(含本级)以上党委、政府审核同意并报上一级党委、政府批准,以适当的形式发布,而不是通报详细的案件信息,故错误。

D项正确,应做到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迅速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报告,故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多选题

为尽快查明案情,甲县公安机关成立了专案组侦办此案。在侦办该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侦查措施有(     )。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实务工作能力。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应当遵守法定程序,遵循有关技术标准,全面、客观、及时地收集、提取电子数据;人民检察院应当围绕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审查判断电子数据。依照规定程序通过网络在线提取的电子数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第四十六条规定:“查封、扣押、冻结以及处置涉案财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除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以外,公安机关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处置涉案财物。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严格区分企业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严格区分犯罪嫌疑人个人财产与家庭成员财产,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并注意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需要追缴、返还涉案财物的,应当坚持统一资产处置原则。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有关涉案财物及其清单随案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应当将有关涉案财物及其清单一并移送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并提出处理意见。”

A项正确,涉案公众号属于涉案证据,并有可能继续蒙骗广大群众,所以可以直接封停,故正确。

B项正确,对于资金应及时查清流向并冻结,帮助群众及时挽损,故正确。

C项正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应当遵守法定程序,遵循有关技术标准,全面、客观、及时地收集、提取电子数据,故正确。

D项正确,通过数据挖掘查清犯罪人与犯罪组织架构,可尽快抓住罪犯,制止打击犯罪,故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BCD。

多选题

甲县公安机关迅速破获该案,捣毁窝点,抓捕犯罪嫌疑人魏某等15人,追缴资金2400余万元。甲县公安机关后续做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实务工作能力。

A项正确,对此类经济诈骗案件应进一步宣传,加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因民警小刘的正确履职及快速反应意识,及时打击了犯罪,挽回了群众们的财产,所以对于民警小刘的做法应给予奖励表彰,故正确。

B项正确,对于群众的财产,公安机关应与相关部门协作,尽快追赃挽损,故正确。

C项正确,此类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很可能会形成群体性事件,所以需持续关注受害群体,做好风险防控,故正确。

D项错误,本案涉及刑事犯罪,应当对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魏某等人进行刑事处罚,而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需要法院宣判以后才能执行,因此,公安机关不能直接对犯罪嫌疑人魏某等人进行刑事处罚。

故正确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