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  多年前,人们曾一度把上大学看作是极为荣耀的事情。然而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学历似乎在悄然间不断贬值。公众对学历价值的探讨愈发激烈。在美国,有关学历价值的讨论同期上演,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高校经历财政寒潮的背景下,学费不断上涨和学生负债水涨船高,让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不被看好。
    2012年《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指出,学费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了通货膨胀率,越来越多靠贷款读完大学的学生会在毕业后多年里饱受负债的煎熬,如此看来接受高等教育或许并不划算。
    美国高校是否能给学生提供与学费相当的教育经历和机会,毕业生又是否掌握了相应技能来帮助他们实现未来人生目标?公众急需一系列“真相”来解开这个谜团。然而不幸的是,高等教育界目前缺乏对上述问题的有效测量。谈到培养质量,高校常常拿大学排名来“证明”自身成果。
    但是,这些排名本质上忽略了高等教育对学生个体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往往只侧重那些直观的、数字化的指标,比如平均高考成绩、学校为每位学生投入的平均开销等。《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弗兰克·布鲁尼在他2015年新书《你去哪儿并无法决定你是谁》中阐述道,学生选择去排名靠前的高校并不能代表他们能接受到极为优质的教育,也不能保证他们拥有一个前途光明的未来。
    教育回报率究竟应该如何计算和测量?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谁又更有话语权?盖洛普最新发布的《2015年盖洛普-普渡指数报告》中给出了答案——当然是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买家”的学生最有权利为高校提供的服务打分,盖洛普调查由此诞生。该调查起始于2014年12月16日,到2015年6月29日结束,共收集问卷30151份。
    参与调查者分布于美国50个州,年龄在18岁及以上,均取得了美国正规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盖洛普在2014年曾做过类似的调查,但是未涉及对教育回报率的探究。2014年的调查发现,学生所选高校的类型,例如公立或私立、规模大小对毕业生未来的影响远不及学校经历重要。那么怎样的学校经历能够对学生未来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经历又是如何提升学生心中高等教育的价值,高校又该为提升教育回报率制定怎样的措施呢?9.  人们对上大学的态度出现了什么变化?______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第二段最后一句“越来越多靠贷款读完大学的学生会在毕业后多年里饱受负债的煎熬,如此看来接受高等教育或许并不划算”可知本题答案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