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城市化的含义及动力。
( 1 ) 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市聚集,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 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①一般说来是指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过程, 从更深层意义上来说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②城市化亦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 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 实现社会转型。
( 2 ) 城市化的动力:
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这是城市化发生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或决定性因素。 工业化导致工商服务企业在特定地域集聚。 同时, 由于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 必然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②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 文化事业的发展
a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复杂化, 加强社会管理成为必然的要求。 与此相适应, 政府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机构也不断膨胀起来, 这就需要更多官员、 公务员及其他类型的行政人员, 其中一部分间接地来自农村。
b .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 文化、 卫生等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也被提到重要位置, 而且它们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这些部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员加入其中。 这也是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的重要途径。
③城乡差别
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 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的工业化, 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劳动方式, 缩小了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差距。
④城市的中心作用
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 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现代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地, 不仅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同时, 城市文明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与扩散。 散播到农村的新技术、 新工具、 新思想、 新观念, 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生活用品等, 又必然引起农村地区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