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又称社交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的总称。它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社会化媒体的特点有二:一是人数众多,二是自发的传播。社会化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迅速,影响深远,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2)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 基于社会化媒体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与传统媒体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①即时性。社会化媒体几乎都有移动端的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新闻现场的信息能够迅速发出,并立刻被关注者发现,继而迅速传播开来。 ②互动性。与传统大众媒体不同,借助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的信息,其发布者与接收者、传播者之间可以直接沟通对话,一对多、点对面、不断循环。互动性产生于社会化媒体的即时性,也反过来促进了新闻动态的及时更新,帮助有价值的信息迅速扩散。 ③自主性。新媒体技术开启的自媒体的时代,让每个人都有了发言的机会,能获得众人的关注,能够自主生产内容。UGC的内容成为当下信息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信息也不例外。 ④开放性。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了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寻找、建立自己的个性化小圈子(小群体)的机会,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时空、阶层的限制所造成的隔阂,让不同的个体之间建立联系并提供了互动的可能。信息在新媒体环境里的传播近乎是裂变式、几何式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再生出无穷无尽的话题和内容。 (3)对社会化媒体新闻传播的政府规制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舆论表达空间,但这种表达如果不受控制和约束,就会走向失控。政府负有规制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的职责,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道德底线的维护。社会化媒体赋予公民表达权,促使个体成为言论的自由表达者与即时新闻的传播者。从目前国内使用社会化媒体的舆论表达来看,人们更多把社会化媒体作分享自我的感性平台,而非追求理性与公正的媒介,基本处于一种社会生活与工作方式交叉的地带。政府应当通过舆论引导和宣传教化,形成社会化媒体传播的道德底线共识,如特别建立网络道德谴责机制,让失德行为得到惩戒。 ②规章制度的完善。社会化媒体的舆论表达,是整个互联网言论表达的一部分。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一是加强对新闻网络的制度管理,规范其各种论坛或创新技术的发布行为;二是加强对商业网站的运营管理,杜绝其成为失实与谣言的发源地;三是完善实名制,破除“法不责众”的幻想,从而达到规范化效果。 ③法律法规的约束。当下国家对于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和言论表达,相关法律体系并不完善,不同程度地存在语焉不详、界限模糊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谩骂诽谤、发泄私欲及人身攻击等网络现象,有待进一步探索司法实践。社会化媒体的规制管理,既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及做法,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也要顾及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特色,从而真正实现对网络及其社会化媒体正常舆论表达的保护。 ④加强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在社会化媒体中,网民是传播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的主体,要加强对社会化媒体的规制必须加强对网民媒介素养的教育提升。 a.政府应加强培育广大网民对于法律法规的认知。很多网民在上网时并不知道自身行为是否已经违反了法律,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法律的普及对于网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断提升其自身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b.政府应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规范,保证其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社交媒体上有无数“大V”,其拥有的粉丝量和影响力不可估量,例如papi酱、毒舌电影等社交媒体的大型网红拥有千万级的粉丝量,他们的发言将对粉丝受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规范,保证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积极的舆论导向,率先做出榜样。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