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题干: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要去增加最长的那快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工夫去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总体工作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水平最高的员工,而是取决于水平最低的员工。因此要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水平,关键不是要去让那些好的员工更好,而是要去提高那些差的员工的工作技能。
分析上述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木桶理论不是全能理论

上述论证把企业比作木桶,然后进一步得出结论说,一个企业总体工作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水平最低的员工,因此要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水平,关键是要去提高那些差的员工的工作技能。我们认为,此则论证有诸多漏洞。
首先,对于盛水而言木桶沿口的所有木板一样,都是同等重要的。但企业中不同岗位的价值和重要性是有差别的。即使一个次要岗位上的员工工作不怎么出色,而关键岗位上的领导者其决策和绩效都非常出色的话,那么这个企业的总体工作水平依然有可能是很高的。因此,一个企业总体工作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简单取决于最差的员工的工作水平。
其次,木桶木板的长短是很容易判断的,但企业员工的优劣是难以准确评估的。就算可以准确地判断员工工作水平的高低,但差的员工所以工作水平低,不一定是因为缺乏工作技能,而很可能是因为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所以,仅仅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难以必然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加强企业的管理力度以及强化对员工的激励。
最后,要提高木桶盛水的总量,很可能需要补齐那块最短的木板。但如果这块木板本来就已经腐烂,你根本无法补齐,或者即使补齐了,如果付出的代价很高,那么依然很可能是不合算的。类比到企业员工上来就是,这些比较差的员工很可能确实由于诸多原因,你怎么都难提高他们,或者就算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如果付出的成本太高,而提高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却依然很少,那么,企业这样做就不一定是理性、经济的行为。在这个时候,与其去“补齐”和“提高”,很可能还不如去“更换”。
由于上述论证存在种种诸如此类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上文的结论也是难以必然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