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单选题 一个6岁的小朋友加入到一群人之后,他们的平均年龄变为原来的六分之五. (1)原来有4个人. (2)原来这群人的平均年龄为36岁.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条件(1)、(2)结合在一起,原来人的总的年龄为144岁,加入一个6岁的小朋友后,总的年龄变为150岁,平均年龄为30岁,恰好为原来年龄的[*].
考查平均量问题,平均量=总量÷总数量.设x1,x2,…,xn为n个数,称[*]为这个数的算术平均值,记为[*].
若求平均量需要得出总量和总数量,解题的方向也向这两点倾斜.
单选题 直线y=2x+1、y=x+b与y轴所围面积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条件(1),b=2,两直线相交于(1,3)点,在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1、2,在y轴上的差为1,又因为交点的横坐标为1,所以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条件(2)下,两直线相交于(-3,-5)点,在y轴上的截距为分别为1、-2,在y轴上的差为3,又因为交点的横坐标为-3,所以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一次函数的图形画法:当X1=0时,求出Y1,得出(0,Y1);当Y2=0时,求出X1,得出(X1,0),连接两点画出直线.
解决这类题目一般需先画出图形,再结合图形特征来计算,画出图形后,根据几何图形来求解.
单选题 f(x)有最大值4.
(1)f(x)=-x2-4x+8.
(2)f(x)=|x-2|+|x+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解析] 条件(1)中,f(x)=(x+2)2,当x=-2时能取到最大值为12.条件(2)中,当x<-2时,f(x)=-2x>4;当-2≤x≤2时,f(x)=4;当x>2时,f(x)=2x>4,所以有最小值4,没有最大值.
考查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二次函数f(x)=ax2+bx+c通常用配方法可以求出最值,或者直接将顶点坐标[*]代入,当a>0时,开口向上时取到最小值,当a<0时,开口向下时取到最大值.绝对值函数求最值通常以去掉绝对值符号后讨论.
此题给出两个不同的函数,求其最大值,(1)是典型的二元一次方程,可用公式来代入得出;(2)是带有绝对值的函数,按照常规思路,去掉绝对值,分别讨论得出.
单选题 一个班里有60个同学,有30人参加美术兴趣班,另有若干人参加音乐兴趣班,则两类兴趣班都参加的同学人数为15人. (1)有40人参加了音乐兴趣班. (2)有5人没有参加任何兴趣班.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设参加了美术兴趣班而没有参加音乐兴趣班的人数为x,参加了两类兴趣班的人数为y,参加了音乐兴趣班而没有参加美术兴趣班的人数为z,两类兴趣班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w,则x+y=30,x+y+z+w=60,条件(1)、(2)结合在一起,有y+z=40,w=5,所以y=15.
考查集合的容斥问题.容斥问题就是解决计数问题,在计数时,几个计数有重复包含的,为了不重复计数,把多计入的去掉,把少计入的补齐.
此类题目一般解题步骤是先画出文氏图,把每个量标出,再根据条件列式求解.
[*]
单选题 数列{an}中,an>0.a3+a5=2a4或者㏑a3+㏑a5=2㏑a4
(1)数列{an}是等差数列.
(2)数列{an}是等比数列.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等差数列中a3+a5=2a1+6d=2(a1+3d)=2a4;等比数列中a3×a5=a32q6=(a1q3)2=a42,即㏑a3+㏑a5=2㏑a4
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变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且有两个重要变式:
(1)当m+n=p+q,am+an=ap+aq;(2)若m+n=2q,am+an=2aq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且有两个重要变式:(1)当m+n=p+q,am×an=ap×aq;(2)若m+n=2q,am×an=aq2
此题看到(1)为等差数列,(2)为等比数列,再结合题干,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由于数列的下标为3、4、5,可迅速判定考查知识点为通项公式中的变式.
单选题 方程ax2-3ax+3a-2=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而且一个小于1另外一个大于2.
(1)a=1.
(2)a=-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在条件(1)下,f(x)=ax2-3ax+3a-2=x2-3x+1,f(1)=-1<0,f(2)=-1<0,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所以有两个不同的实根,而且一个小于1另外一个大于2,充分.在条件(2)下,f(x)=ax2-3ax+3a-2=-x2+3x-5,由其判别式可判断出方程无实根,不充分.
考查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f(x)=ax2+bx+c,当二次函数开口向上,且f(a)<0时,有两个不同的实根,一个小于a另外一个大于a;当二次函数开口向下,且f(a)>0时,有两个不同的实根,一个小于a另外一个大于a.
此题明显应该把条件代入题干,利用函数的定义,分别验证f(1)和f(2)的正负性是否满足题干要求.
单选题 该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封闭曲线. (1)|x|+|y|=1. (2)|x||y|=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x|+|y|=1在第一象限表示为x+y=1,因而利用对称性可知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正方形;|x||y|=1在第一象限表示为xy=1,是双曲线的一支,可知方程所示曲线不是封闭的. 考查方程与图形的关系.(1)|x|+|y|=1,x>0,y>0时,x+y=1;x>0,y<0时,x-y=1;x<0,y>0时,y-x=1;x<0,y<0时,x+y=-1.四条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1),(1,0),(-1,0),(0,-1). (2)|x||y|=1,先考虑简单的y=1/x,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1,3象限有两分支,是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图形,也是关于直线y=x,y=-x的轴对称图形,是两条曲线,没有交点. 带有绝对值的方程通常先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此题中(1)(2)两个条件的相似度较高,优先考虑选项A、B,即(1)(2)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单选题
(1)m2,1,n2成等差数列.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的公式,条件(1)m2,1,n2成等差数列,可知m2+n2=2,但是不知道mn的值,因此不能推出[*]成等比数列,可知[*],即mn=1,但不知道m2+n2的值,因此(2)单独也不成立.只有同时满足m2+n2=2和mn=1,才能得出[*],因此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等差中项:如果a,b,c成等差数列,则b为该数列的等差中项,[*].
等比中项:如果a,b,c成等比数列,则b为该数列的等比中项,b2=ac.
熟知等差等比数列各个公式,在本题中,看到m2,1,n2成等差数列,且题目中分母为m2+n2;[*]成等比数列,且分子为mn时,应迅速联想到等差等比中项知识点,进而快速解出题目.
单选题 a=-4.
(1)点A(1,0)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由条件(1)利用画图法就可以求解,得到A′(-1,2),所以充分,由条件(2),a=-2时,两直线垂直,a≠-2时,两直线垂直斜率相乘乘积为-1,即[*],a=-5,所以不充分. 考查点关于直线对称的表示以及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点关于直线对称满足两个条件:两点连线与对称直线垂直且中点在对称直线上;两直线垂直则其斜率相乘等于-1. 此题通过题目(1)(2)可以迅速判断,考察知识点就是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关系,根据公式代入可迅速得出.
单选题 . (1)实数a,b,c满足a+b+c=0. (2)实数a,b,c满足abc>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显然单独不充分,联合起来,得到a、b、c两负一正,所以代入题干可得[*][*]. 考查等式变换,绝对值的正负性.实数a的绝对值用|a|表示,并有三种情况[*] 如果已知a的范围,|a|的情况就一种;如果不知道a的范围,|a|一定要分类讨论. 推导意义一:[*]推导意义二:[*]推导意义三:[*] [*] 本题通过(1)可以得出表达式[*],但是涉及到a、b、c的绝对值,所以需要考虑到正负性,明显由条件(1)得不出;结合(2),对正负性有整体的把握,故联合(1)(2)可得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