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流传近1500年的《敕勒歌》几乎成为描绘中国北方草原美景的千古绝唱。草原,不仅在中国未来的旅游业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中国首都与内地良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天然屏障。草地,作为地球表面在面积上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绿色覆被层,约占陆地面积的24%,中国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地,总面积有60亿亩。草地在生态与经济上的意义,并不亚于森林。它与森林和农田一并成为地球上三大绿色光合物质来源。据估算,全球植被生物量的30%来自草地。正是草地上饲养的家畜,向我们提供高蛋白的肉、乳以及作为衣物原料的毛与皮革。
今天,中国粮食问题举国关注,而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家畜,可以减轻粮食生产的压力。据统计,中国粮食消费中约有30%左右用于饲料,用来维持“耗粮型”畜牧业的发展。而发展草食家畜,走“节粮型”畜牧业之路,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生产的压力。其次,发展草食家畜,可以不断改善中国人民的食物结构,降低人们口粮消费的水平。近几年人们食用牛羊肉以6.44%的年递增率增加,而猪肉消费的增长速度只有0.53%。第三,发展草食家畜,增加毛绒与皮革生产,可以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支援粮食生产。所以,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家畜,发展草地畜牧业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一条途径。
但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家畜,使中国草地畜牧业集约可持续发展,保护草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中国可利用草地面积约有50亿亩,其中3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其产草量与载畜量都大大降低,生态环境也趋于恶化。在严重退化的地区,人们看到的不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草丛低矮,毒草丛生,老鼠满地跑的荒凉景象。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实现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一个转变,即变粗放的草地畜牧业为集约化的草地畜牧业。为此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增加投入,实现向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转变;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等。这些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大草原。
问答题
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绿色覆被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森林[解析] 由第1段“草地,作为地球表面在面积上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绿色覆被层”可知森林占第一位。
问答题
地球上三大绿色光合物质来源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森林、草地和农田[解析] 参见第1段“草地在生态与经济上的意义,并不亚于森林。它与森林和农田一并成为地球上三大绿色光合物质来源”。
问答题
中国处于退化之中的可利用草地面积约有多少亩?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5亿亩[解析] 由第4段“中国可利用草地面积约有50亿亩,其中3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计算可知。
问答题
要实现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什么转变?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变粗放的草地畜牧业为集约化的草地畜牧业[解析] 参见第4段“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实现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一个转变,即变粗放的草地畜牧业为集约化的草地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