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校长的苦恼
中学新调来一位张校长, 为调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使学校工作尽快有起色, 张校长决定在全校推行课时补贴制度。 经过深思熟虑, 并经校长会议讨论后, 推出了课时补贴的具体方案。 大体内容是, 根据教师的不同职称, 发给满工作量的教师不同标准的课时补贴。 方案公布后, 立即引起了学校后勤人员的强烈不满, 因为他们不是教师, 不能享受课时补贴。 在后勤人员的强大压力下, 张校长不得不对原方案作出调整。 几天后, 他推出了第二套方案, 规定后勤人员拿全体教师课时补贴的平均数, 这相当于一位中级职称教师所拿的补贴。 张校长满以为这下摆平了, 哪想到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次反对的是青年教师, 他们认为, 虽然自己工作时间不长, 职称只有初级, 但对教学已是尽心尽力, 而且很多还在辛苦地进修, 以获得本科文凭。 本来按第一套方案, 他们与高级教师相比已悬殊很大, 现在拿到的补贴连后勤人员都不如。 他们由此感到学校不太尊重青年教师。 面对青年教师的强烈抵触情绪, 张校长不得不对方案再次作修改, 缩小了教师与后勤人员、 初级教师与高级教师的差距。 第三套方案推出后, 暂时平息了由课时补贴引起的风波, 但张校长甚感苦恼, 虽然皆大欢喜, 但与原先的目标相差太远, 还是平均主义,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似乎没有明显提高。
问题:
请用教育管理理论分析张校长的改革, 你认为学校的奖金分配应当如何设计?
本题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解答。
(1) 张校长遇到的是学校激励制度设计的问题, 张校长希望通过课时补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但事与愿违,最后还是退回到大锅饭的分配制度, 这里至少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①改革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课时补贴的目的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不应试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②激励制度应当建立在需要基础上, 张校长缺乏对不同群体需要的分析, 对“公平” 的影响缺乏充分准备。
③改革应当遵循流程、 坚定决心, 改革方案应当通过教代会讨论, 确定后不应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变。
④改革方案的调整与修正应遵循相应程序。
(2) 我认为学校教职工的奖金分配应坚持以下原则:
①绩效优先、 拉开差距, 根据工作绩效适当拉开奖金分配的差距。
②反对平均、 坚持公平, 既要坚决克服平均主义的影响, 更要注意公平, 要在绩效面前公平。
③激励制度必须建立在需要基础上, 奖金的力度、 差额应根据不同教职工的需要情况确定。
④奖金分配必须建立在全面、 科学的考核基础上, 没有完整的、 能为教职工广泛认可的考核评价制度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
⑤遵循科学、 民主的决策程序, 已经作出的决策就必须坚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