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 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 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 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 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北魏骑马武士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图片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学生回答:北魏骑兵威武健壮、纵横驰骋的威武形象。

教师进一步提问:这和北魏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北魏孝文帝登基后推行了一场 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那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都有哪些?通过本课的学习,答案就会揭晓。(顺势引入本课,并板书: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的方式,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 课堂.同时设置的思考问题,又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播放汉族服饰俑与鲜卑服饰俑的图片并且展示措施,教师加以阐释:

语言:(1)语言: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3)姓氏: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拓跋改为元。

(4)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律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6)礼法: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历史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汉文化的更大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并讲解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知识 点的记忆。

环节三:巩固练习

在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活 动。讨论: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 受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拟答:孝文帝推行改革与他早年所 受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但孝文帝推行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北方出现的民族融 合趋势,孝文帝改革正适应了这种趋势,反过来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逐步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分析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回顾,对比美国的民族融合,得出民族间融合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回顾及分析,帮助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民族融合有更深入的认识。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