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建筑面积8000m2,剪力墙结构,地上6层,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施工单位乙,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后3个月,项目部决定对成本进行分析,并制定提高价值的方法。
    事件二:对前3个月的工作进行了统计检查,有关情况见下表。
前3个月工作统计检查表
工作代号 计划完成工作预算成本
BCWS(万元)
已完成工作量(%) 实际发生成本
ACWP(万元)
挣得值
BCWP(万元)
A 100 100 120  
B 200 50 110  
C 240 80 200  
D 120 100 120  
E 150 60 100  
F 200 0 0  
G 300 100 350  
合计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乙将主体结构部分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丙,丙将主体结构工程的劳务分包给劳务公司丁。
    事件四: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反索赔,涉及工期延误索赔及费用索赔等。
    【问题】
问答题 1.  对于事件一,说明建筑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写出用价值工程原理提高价值的途径。
【正确答案】建筑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有:第一类是基本分析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和比率法;第二类是综合分析法,包括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分析。其中,因素分析法最为常用。
   按价值工程的公式V=F/C分析,提高价值的途径有五条:
   ①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②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③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④降低辅助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⑤成本稍有提高,大大提高功能。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  依据事件二中的表格,计算CV与SV,CHI与SPI,并分析成本和进度情况。
【正确答案】计算每项工作挣得值BCWP,填入下表。
计算结果统计表
工作代号 计划完成工作预算成
本BCWS(万元)
已完成工作量(%) 实际发生成本
ACWP(万元)
挣得值
BCWP(万元)
A 100 100 120 100
B 200 50 110 100
C 240 80 200 192
D 120 100 120 120
E 150 60 100 90
F 200 0 0 0
C 300 100 350 300
合计 1310   1000 902
   第3个月末,ACWP为1000万元,BCWS为1310万元,BCWP为902万元,
   CV=BCWP-ACWP=902-1000=-98(万元),由于CV为负,成本超支了98万元。
   SV=BCWP-BCWS=902-1310=-408(万元),由于SV为负,进度滞后408万元。
   CPI=BCWP/ACWP=902/1000=0.90,由于CPI<1,所以,成本超支。
   SPI=BCWP/BCWS=902/1310=0.69,由于SPI<1,所以,进度滞后。
【答案解析】
问答题 3.  事件三中,分析各个施工单位做法是否存在不妥。
【正确答案】施工总承包单位乙将主体结构分包出去是错误的做法,依据相关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不能将主体结构分包出去或者肢解发包。
   施工单位丙将劳务分包给劳务公司丁,这个行为本身没有问题,但因施工总承包单位乙和丙所签的分包合同不合法,故丙和丁之间的劳务合同也不能生效。
【答案解析】
问答题 4.  事件四中,建设单位提出的反索赔是否违反法律或规定?写出一般反索赔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一般地讲,发包方向承包方进行的索赔为反索赔。索赔和反索赔都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正常的工程行为。所以建设单位提出反索赔并不违法,属于正常的工程行为。
   一般反索赔的主要内容有:延迟工期的反索赔;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的反索赔;合同担保的反索赔;发包方其他损失的反索赔。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