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一般资料:女,34岁,公司员工。
主要问题:婆媳矛盾,婚姻冲突,对丈夫非常不满,烦躁抑郁1个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一次会谈的主要片段: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你烦躁抑郁呢?
求助者:那还用说,还不都是婆婆来我家住,才把我家闹得鸡飞狗跳的,丈夫还老偏向他妈妈,不能听我说他妈半个“不”字,气死我了,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儿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是说婆婆到来影响了你们夫妻关系,是吗?
求助者:那当然了,现在谁还愿意与父母一起住呀,婆婆一来,我的倒霉日子就开始啦。
心理咨询师:你是说,婆婆来你家住是导致你目前情绪状态的直接原因吗?虽然现在和父母同住的年轻夫妇比较少了,可是这种情况还是有的呀。这些儿媳妇是否都像你这样郁闷呢?
求助者:唉,当然也不全是。
心理咨询师:她们的反应为什么与你不同呢?
求助者:还不是个人想法不同呗。
心理咨询师:对呀,这样看来你之所以郁闷是与你的想法有关啦。
求助者:可能是吧,可是我也不清楚我的哪些想法不合理。我对我爱人非常好,不管我父母还是我姐姐她们说我爱人哪点不好,我都极力维护他。不像他,我与他妈妈有不同意见时,他从来都是站在他妈妈一边,他妈妈一来,我就一点地位也没有了。
心理咨询师:你是说你丈夫必须像你对他那样对待你吗?
求助者:对呀,他就应该这样做呀。
心理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他这样做妈?
求助者:(沉默)难道我的要求过分了吗?(求助者低头小声自语)可是我是这样对他的呀。
多选题 上述的咨询片段所采用的技术最有可能的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咨询师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咨询师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围绕着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因此答案为B。
多选题 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埃利斯的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
多选题 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A包括( )。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埃利斯的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根据案例描述可知C项为埃利斯的ABC理论中的B;D项为埃利斯的ABC理论中的C。因此答案为AB。
多选题 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B包括( )。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埃利斯的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项和D项为埃利斯的ABC理论中的A,A项和B项为埃利斯的ABC理论中的B,因此答案为AB。
多选题 埃利斯ABC理论中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埃利斯ABC理论中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
多选题 该段咨询最大可能是发生在(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领悟阶段中咨询师的任务和前一阶段没有严格区别,只是在寻找和确认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上更加深入;而且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而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根据案例描述可以推断答案为B。
多选题 求助者的沉默最不可能的是(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求助者的沉默包括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茫然型的求助者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什么是咨询师希望知道的,什么是重要的叙述内容,这时,求助者的目光常是游移不定的,含有询问的色彩。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并未有此反应,因此答案为D。
多选题 在咨询的最后几句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是帮助求助者(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案例描述可知本案例属于合理情绪疗法的领悟阶段,此阶段是在寻找和确认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上更加深入,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答案为B。
多选题 在咨询的最后几句对话中,心理咨询师运用了(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样一种理性观念。某些求助者常常错误地运用这一定律,他们的观念可能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或“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等一些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要求,而他们自己却做不到“必须喜欢别人”。根据案例描述可知答案为D。
多选题 在此咨询片段中求助者已达到的领悟包括( )。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求助者认识到不是所有与父母同住(刺激事件)的儿媳妇都郁闷(情绪反应),这是因为人的想法不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