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A公司是一家成长能力极好的企业,从2009年就开始执行全面预算管理,采用静态预算体系编制预算,在2012年又引入了平衡计分卡。在行业稳步增长的2010~2012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2013~2014年行业波动非常大,经历了大落后大起又大落,企业的业绩波动也非常大。近期财务中心牵头组织了一个关于“预算与业绩评价”的调查,从调查报告中反馈出几个突出问题,总结如下:
    1.营销人员反馈问题:“近几年的销售考核任务存在两个计算,要么定得过高无法完成,员工看不到希望也就不去努力,等着公司调低指标;要么考核任务过低,完成基本指标后,也不去努力了,因为明年还有更重的指标呢!”从销售人员反馈的问题可以看出,行业波动较大,销售目标的确定难度增大、缺乏客观性、得不到中下层认同;销售数据的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不可控,以某个静态销售数据为考核任务,存在很大的机会。
    2.生产人员反馈问题:“公司各类成本下降依赖销售的完成,销售一旦下降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上升,不可控因素较多,特别是实际生产水平与预算生产水平差异较大时,生产的经营业绩无法体现。”
    3.财务部门人员反馈问题:“由于近几年行业波动大,财务每年都要启动2次年中滚动预算调整,但是目前公司的滚动预算调整已经变相成为各部门调低预算目标的手段了,滚动预算造成的结果是不停修改考核目标。”
    公司根据上述问题,计划采用弹性预算,并编制了预算与实际比较表:
单位:元
制造车间的
预算考核
原单位
预算率
固定成
本预算
原静态
预算
弹性预算 实际结果 产量导致
的差异
成本控制
的差异
产量     20000 17000 17000 -3000  
变动成本:              
制造人工 4   80000 68000 74000 -12000 6000
物耗费用 3   60000 51000 55500 -9000 4500
能源消耗 0.5   10000 8500 8900 -1500 400
固定成本:              
折旧费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办公费   2000 2000 2000 2000    
总制造费用     164000 141500 152400 -22500 10900
    要求:
问答题     滚动预算的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优点:相关性强、持续调整;缺点:耗时。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弹性预算如何进行预算目标的确定?
 
【正确答案】预算目标确定程序为: (1)整理与分析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A公司每年的市场份额都在增长,由此确定公司2012年的市场份额目标。 (2)确定次年的销售目标,公司各级营销人员按此销售目标逐级分解。 (3)年末或次年初销售业绩考评,根据目标市场份额不变的原则,再根据年度结束后行业实际公布的数据,调整公司的弹性销售目标,再把实际的销售收入与弹性销售目标进行对比,公司超额完成目标,市场份额提升。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该公司预算评价方面存在哪些缺陷?
 
【正确答案】(1)数据可比性较差、差异分析不明确、销售与生产等业绩部门业绩评价失真。由于某个静态的绝对数据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不可控,销售考核任务的完成与否存在很大的机会性。在静态预算下当实际业务水平同预算水平差距大时,生产经营业绩评价很难客观进行。 (2)业绩评价中财务数据考核几乎成为绩效评价的全部。很多公司在很早就引进了平衡计分卡作为考核工具,但是在实际考核中运用失真,财务数据的考核还是几乎成为绩效考核的全部,这样的考核导向造成了现行预算主要关注财务成果的取得,对非财务指标涉及非常少,导致公司一味追求短期财务结果。 (3)缺少对预算过程的监控与动态业绩评价。一般企业只在预算期末对企业各业绩评价单位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业绩评价,此评价作为本期预算的终点和下期预算的起点,主要涉及企业整体效益的评价及年终奖金分配的问题。这种预算执行属于事后控制,缺少事中跟踪反馈与评价,缺少对预算过程的监控与动态业绩评价。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预算调整及预算与实际比较表说明了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预算与实际差异表说明:在静态预算下当实际业务水平同预算水平差距大时,生产经营业绩评价很难客观进行,通过弹性预算可以使差异分析更明确、更客观,让每个人对他可以控制的过程以及结果负责。如表所示,总有利差异的11600是由于实际生产产量比预算低引起的,还是成本控制的结果,通过以下分析可以得出:虽然总制造费用下降了,但是成本控制是不到位的,生产经理的绩效考核应扣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2016年2月,按照财政部及主管部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有关要求,甲单位以2015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组织开展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4月,甲单位经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委托乙会计师事务所对清查工作进行审计。乙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发现如发现如下事项:
    (1)甲单位成立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清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清查工作,报送资产清查结果等。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为资产、财务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决定,清查工作内容仅为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各类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
    (2)截止2015年12月31日,甲单位长期投资(股权投资)账面余额8100万元,其中对A公司投资8000万元,持股100%;对B公司投资100万元,持股2%。领导小组决定,因对B公司持股比例较小,仅将A公司作为清查主体纳入本次国有资产清查范围,进行全面的清查和核查。
    (3)截至2015年12月31日,甲单位经批准共设立10个银行账户,涉及6家银行。领导小组决定,因银行开户网点比较分散且部分账户资金余额较小,根据财务处编制的2015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资产清查基准日各银行账户实有存款进行核对和查实。
    (4)甲单位库存一批业务活动用材料,盘点发现,因库房保管员疏于管理,未及时发现库房漏雨,致使价值2000元的材料于2015年10月全部毁损,无法使用。经鉴定,已毁损材料残值为0。领导小组决定,毁损材料损失由库房保管员全额赔偿。
    (5)甲单位接受其他单位赠送的大型陈列品长期摆放在办公楼各层公共区域,仅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清洁和维护。经盘点,共有20件大型陈列品。甲单位无法取得与陈列品价值有关的凭据,也没有同类或类似商品市场价格证明陈列品的价值。领导小组决定,因价值无法可靠确定,仅需资产管理部门对陈列品逐一进行实物登记。
    (6)截至2015年12月31日,甲单位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0万元,为2008年12月应收C公司贷款。清查过程中了解到,2011年2月法院发布了C公司的破产公告;2015年12月,C公司的破产清算工作已全部完成。C公司营业执照已在工商部门注销。根据C公司破产清算材料,经鉴定,甲单位债权已不能得到任何清偿。领导小组决定,立即对该应收账款予以核销,确认损失。
    (7)甲单位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甲单位使用财政授权支付资金购置一批日常办公设备。设备已到货安装并验收合格,甲单位按合同规定支付了设备全部价款,并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总金额确认了资产入账成本。领导小组决定,因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应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增值税额调整为增值税进项税额单独反映,同时相应冲减该批设备原入账成本。
    (8)截至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50万元,已在201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该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仅涉及一笔款项,“办公楼电力系统增容和综合改造”项目的质保金,债权人为项目的中标商D公司。该项目已于2014年5月竣工验收完毕并开始正常运行。按照合同约定,甲单位在系统正常运行2年期满时支付质保金。截至资产清查基准日,系统运行良好。领导小组决定,该项应付款金额50万元仍在201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付款”项目列报。
    (9)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了国有资产收益上缴协议,约定A公司在2015年10月1日前,按照A公司2014年税后净利润的30%,上缴甲单位300万元。2015年9月30日,甲单位收到A公司上缴的300万元。据此,甲单位做出增加银行存款和事业收入各300万元的会计处理。
    (10)甲单位使用财政直接支付资金对一栋业务楼主体部分进行修缮(非基建项目),修缮后该业务楼的使用效能将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9月,经履行公开招标程序,甲单位与中标的E公司签订了合同。E公司随即开始进场施工。2015年11月,甲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工程款200万元。据此,甲单位做出增加事业支出和财政补助收入各200万元的会计处理。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假定你是乙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甲单位资产清查审计工作的负责人,请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资产清查等规定,逐项判断甲单位事项(1)至(10)中领导小组的决定或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于事项(1)至(8),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对于事项(9)和(10),如不正确,分别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事项(1)决定不正确。 理由: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 事项(2)决定不正确。 理由:事业单位举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按规定不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范围。 事项(3)决定不正确。 理由:应当采用函证方式证明。 事项(4)决定正确。 事项(5)决定不正确。 理由:捐赠的陈列品还应当按照名义金额1元入账。 事项(6)决定不正确。 理由: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前的资产损失,单位不得白行进行账务处理。 事项(7)决定不正确。 理由:设备用于非应税项目,不应确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调减设备原入账成本。 事项(8)决定不正确。 理由:应在资产清查基准日资产负债表“其他应付款”【或:“应付账款”】【或:“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列报。 事项(9)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增加银行存款和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各300万元。 事项(10)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增加事业支出和财政补助收入各200万元;同时,增加在建工程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各200万元。
【答案解析】[考点] 事项(1) 考核的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工作内容 事项(2) 考核的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范围 事项(3) 考核的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实质性审计程序 事项(4) 考核的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事项(5) 考核的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事项(6) 考核的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资产损益的账务处理 事项(7) 考核的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事项(8) 考核的知识点:长期应付款 事项(9) 考核的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会计处理 事项(10) 考核的知识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问答题   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2×16年9月,该单位财务处按照上级的要求,筹备编制本单位2×17年度“一上”预算草案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2×16年9月15日,甲单位总会计师郑某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了会议,集中就以下事项听取汇报和处理建议。关于2×16年预算执行及9月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
    (1)甲单位一个科研项目A已在2×16年9月10日前完成,项目支出已全部支付,形成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剩余资金100万元。财务处将项目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自2×16年10月1日起直接追加用于存在资金缺口的B师资培训项目。
    (2)甲单位“863”实验项目C原计划于2×16年7~9月实施,经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为200万元,全部由财政以授权支付方式拨付。甲单位已收到150万元授权支付额度。由于实验项目C场地不满足要求,尚未开始实施。考虑到D课题被要求尽快结项,财务处从实验项目经费中列支60万元,用于正在进行的D课题的部分开支。
    (3)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批准,甲单位于2×16年9月1日以自有资金融资租入成套设备一套,价值1800万元,设备已运抵甲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甲单位从当年开始,于每年9月1日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300万元,6年付清;期满后,该套设备产权归属甲单位。财务处的处理:本月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各1800万元,同时增加事业支出和其他应付款各300万元。
    (4)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批准,甲单位以一项专利权作价出资,与某企业共同设立一家技术开发公司。该项专利权账面余额为330万元,评估确认价值为400万元。2×16年9月20日,甲单位办理完毕相关产权手续。财务处的处理:增加长期投资和事业基金各400万元,同时减少事业基金和无形资产各330万元。
    (5)2×16年9月1日,经甲单位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甲单位与某企业签订采购合同,用自筹资金购置物理实验室用中央空调。根据合同规定,甲单位向该企业采购价值为1000万元的中央空调,其中40%的合同款项由甲单位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支付,余款在收到中央空调后的30日内付清。甲单位在合同签订后15日内收到中央空调。
    (6)2×16年9月10日,甲单位管理层研究决定,拟将一栋闲置的临街旧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为2×17年1月1日至2×18年12月31日,年租金收入为100万元。该出租事项已报主管部门备案。该办公楼于2×13年购置,资金来源为某民间人士的捐赠,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
    (7)甲单位计划申请财政专项资金,于2×16年购置一台教学仪器,购置费预算1000万元(超出资产配置的规定限额)。财务处建议将该项支出列入2×17年度项目预算草案,并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预算草案及项目申报文本时一并递交资产购置申请。
    (8)甲单位已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自2×16年初起对外出租一栋闲置的临街旧办公楼,每年收取租金100万元。财务处建议将2×16年收取的100万元租金作为“其他收入”列入2×16年度收入预算。
    (9)2×16年9月10日,甲单位经办公会研究决定使用财政拨款结余进行对外投资,计划买入某国有企业发行的收益水平超过存款利率的债券100万元。
    要求: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逐项判断财务处对事项(1)至(9)的处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或指出正确的处理。
 
【正确答案】1.财务处对事项(1)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年度预算执行中,因项目目标完成、项目提前终止或实施计划调整,不需要继续支出的预算资金,中央部门应及时清理为结余资金并报财政部,由财政部收回。 2.财务处对事项(2)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项目资金应按规定用途使用;在年度预算执行中确需调整用途的,需报财政部审批。 3.财务处对事项(3)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会计处理是,增加固定资产1800万元、增加长期应付款各1500万元和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300万元;增加事业支出300万元,减少银行存款300万元。会计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 1 800 贷:长期应付款 1 800 借:事业支出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借:长期应付款 3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00 注:写出会计分录或用文字表述均可。 4.财务处对事项(4)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会计处理是: 借:长期投资 4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400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330 贷:无形资产 330 5.甲单位采购设备的做法不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理由: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用财政性资金以外的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须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结果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6.甲单位出租办公楼的做法不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理由: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将国有资产对外出租,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中央级事业单位取得的收入应当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7.财务处对事项(7)的处理建议不正确。 理由:购置有规定配备标准或限额以上资产的,应先报经财政部审批同意后,才能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并在进行项目申报时一并报送资产购置批复文件。 8.财务处对事项(8)的处理建议不正确。 理由: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应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用于收入上缴部门的相关支出,专款专用。 9.事项(9)中,对外投资的决定不正确。 理由: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