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某地下矿山由14个矿井整合而成,共投资9660万元,现有职工150名。该矿设计能力3万t,于2017年建井、2018年投产,采用平硐运输,斜井提升。
2018年9月27日零时,主、副井共有下井作业人员34人,其中有主井值班长曹某,副井值班长冯某。8点前已经上井18人,分别是2个值班长、副井10m南回风巷掘进6人、井下瓦检员1人、主井底挂钩工1人、主井15m水平一石门5人、15m运输巷推车工3人。8点左右,曹某等16人从各自工作面来到行人井10m车道准备上井,上午8时10分,当人车被放下来后,共10人进入自制人车中,其他人在停车场入口及斜井停车位置等下一趟人车。10人进入自制人车后,坐车人发出提升信号,人车开始往上提升。当人车提升至50m时钢丝绳在距井口约110m处突然断裂,人车和工具车沿轨道跑下来,在距10m变坡点约20m处碰撞了一下巷道右帮,人车和工具车继续沿轨道迅速往下跑。到达10m甩车道变坡点后,碰撞到甩车道变坡点巷道两帮,因工具车打横,人车碰撞工具车后停止,将在斜井停车位置候车的1人和在10m变坡点候车的2人当场撞死,另有3人和坐在自制人车内的10人受伤。
2018年10月26日,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井内二氧化碳浓度为1%,1#罐笼的钢丝绳使用超过1年,井巷内堆积很多用过的费油、棉纱等废物,存在安全隐患,1#井钢丝笼需立即进行更换。10月28日晚,对已更换的钢丝绳又进行检查、调试,发现该钢丝绳偶尔存在漏电现象,但未查出原因。10月28日晚23时30分左右,方某对电气线路进行隐患排查,当检查完五中段控制室后未发现异常,便准备爬梯子到机房检查,方某爬了三、四格梯子后突然触电坠落。在这紧急关头,站在井口2164分层的工友李某一把将方某拉到安全平台上,避免了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
为保证运输,该矿山企业计划设置电梯,电梯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制造,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装后投入使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11. 指出10月26日至28日的检查及修复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正确答案】检查及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
(1)井巷内二氧化碳浓度为1%,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2)罐笼钢丝绳使用超过1年,易发生断绳事故。
(3)井巷内堆积使用过的废油、棉纱等易燃物,易发生火灾事故。
(4)工人无任何保护爬到机房易发生触电及高处坠落等事故。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安全隐患辨识。井巷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0.5%,背景中二氧化碳浓度为1%,容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提升钢丝绳和平衡钢丝绳使用前均应进行检验,并有经过相关责任人员签字的检验报告。经过检验的钢丝绳贮存期不超过6个月;超过6个月应重新检验。井巷内不能堆积废油、棉纱等废物,案例背景中井巷内堆积废物容易造成火灾事故。作业人员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进行电气检查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问答题
12. 指出该地下矿山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位置。
【正确答案】可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位置包括斜井人车、电梯、上下井井口部位和机房。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安全警示标准的设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CB/T 33000—2016)规定,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在有重大危险源、较大危险因素和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标明安全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在有重大隐患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治理责任、期限及应急措施;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安全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企业应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施工、吊装、检维修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渠、构、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根据案例背景,斜井人车、电梯、上下井井口位置、机房等位置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问答题
13. 为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电梯安装及使用时应符合哪些要求?(至少列出4条)
【正确答案】为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电梯安装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梯安装应按照规范要求安装。
(2)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3)电梯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4)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3问考查的是电梯设备安装使用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1次自行检查,并做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和能效测试。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问答题
14. 生产经营单位应从哪些方面保证安全生产?
【正确答案】生产经营单位应从以下方面保证安全生产:
(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及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增强安全意识。
(4)经常检查安全设备及生产环境。
(5)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4问考查的是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