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分析,该说法的意思是人的内心真实意思是无法探知的,只有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判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效力。此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该说法正确的一面是: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将设立、变更和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心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即为意思表示,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和默示形式(作为的默示和不作为的默示)。因此,判断民事主体是否发出意思表示以及发出什么内容的意思表示,关键的是看民事主体的表示行为。
该说法不正确的一面是:民事主体的内心真实意思与外在表示行为必须相一致,法律行为才可能有效,否则该法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或可撤销民事行为。民事主体内心真实意思与表示行为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包括:意思表示不自由(例如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和意思表示不真实(例如重大误解)。因此,民事主体的内心真实意思亦十分重要。要将民事主体的真实意思与外在表示行为相结合来认定其民事行为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