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突破
中国古代的《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这就是说,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而遇到困难无路可走时,就应变化一下方式方法,这样往往可以找出连自己也感到意外的解决方法,从而收到显著的效果。
请以“穷则变,变则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自己的经历、体验或看法,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根据以下材料,围绕企业管理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因缺少发展空间而笼罩在悲观的情绪之中:它以35%的市场份额控制着软饮料市场,这个市场份额几乎是在反垄断政策下企业能达到的最高点;另一方面,面对更年轻、更充满活力的百事可乐的积极进攻,可口可乐似乎只能采取防守的策略,为一两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展开惨烈的竞争。尽管可口可乐的主管很有才干,员工工作努力,但是,他们内心其实很悲观,看不到如何摆脱这种宿命:在顶峰上唯一可能的路径就是向下。
郭思达在接任可口可乐CEO后,在高层主管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世界上44亿人口每人每天消费的液体饮料平均是多少?”答案是:“64盎司。”(1盎司约为31克)“那么,每人每天消费的可口可乐又是多少呢?”“不足2盎司。”“那么,在人们的肚子里,我们的市场份额是多少?”郭思达最后问。
通过这些问题,高管和员工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不再是可口可乐在美国可乐市场的占有率,也不再是在全球软饮料市场中的占有率,而变成了在世界上每个人要消费的液体饮料市场中的占有率。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口可乐在世界液体饮料市场中的份额微乎其微,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高层主管们终于意识到,可口可乐不应该只盯着百事可乐,还有咖啡、牛奶、茶甚至水,而这一市场的巨大空间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范文] 积极应对变化
古人言:“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事物均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积极应对变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积极应对变化呢?
积极应对变化,首先需要我们坦然地承认变化。诚如我们所知,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然而,清王朝却故步自封,不理睬当时世界多方面的发展变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终被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列强侵略。而当今世界,更是新生事物不断,瞬息万变,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只有坦然地面对变化,接受它,承认它,才能积极地应对它。
积极应对变化,还需要我们准确地把握方向。面对变化,空有一腔热血是不行的,任何决定都需要一定的依据。在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称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新产品进入市场通常要历经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苹果、华为、三星等企业要不定期地推出新产品了。因为在旧产品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过渡阶段推出新产品,可以使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事物发展都有着客观规律,看似“毫无章法”的变化,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有些已被人们探究出来,有些仍在等待被发掘,可见,能较准确地感知变化方向,才能积极地应对变化,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积极应对变化,更需要我们勇敢地采取措施。当传统的武装斗争道路行不通时,毛泽东果断地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当以往的经济建设道路不适用时,邓小平坚决地掀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当如今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世界日新月异时,习近平总书记应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们均是在事物的形势发生变化时,根据具体情况,勇敢地采取应对措施,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变化,这是潮流,也是不可逆的现实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