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材料一:
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赔)偿。
——《唐律疏议·杂律》
材料二:
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又不得回利为本。
诸以粟麦出举,还为粟麦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仍以一年为断,不得因旧本更令生利,又不得回利为本。
——《唐杂令》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根据材料一,违契不偿者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根据材料一,违契不尝者,应承担刑事责任(笞杖刑)、民事责任(赔偿)。刑事责任根据违约时间长短和债务数额确定;有刑罚限制。民事责任是违约的债务人必须赔偿损失。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材料二,为保护借贷契约债务人的权利,唐朝法律确立了哪些规则?
【正确答案】根据材料二,唐朝确立了限制利率,不得回利为本、一本一利的规则。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依据唐律,对待借贷契约关系,政府原则上不予干预,主要依据当事人的约定。唐律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追究违契不偿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同时,又规定了限制高利率,一本一利和不得回利为本等规则,以维护债务人的合法利益。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张明违反了法律规定,法院依法追究了他的法律责任。但张明所违反的法律是在张明出国期间由国内立法机关制定的,张明不知道有这种法律规定,他回国后也无人告知他已经制定了这一法律。张明认为不知者不为过,法院不应当根据他不知道的法律规定处罚他,至少也应考虑对他予以减轻处罚。
请运用所学法理学知识及法律基本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第一,违法是要承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张明违反了法律规定,法院依法追究了他的法律责任,这是必要的。 第二,法院是否追究某人的法律责任,不是根据此人是否知道有关法律的规定,而是根据他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有关法律规定并且构成了违法。因此张明不知道某个法律而违反了这一法律,不影响法院对他的追究。 第三,法院是否对行为人减轻处罚,也不是根据行为人是否知道有关法律的规定,而是根据他的行为的性质、行为的后果、行为与后果的联系、是否具有独立或完整的行为能力等。张明不知道某个法律而违反了这一法律,不能成为法院应当对他减轻处罚的理由。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为维护社会治安,从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决定”中规定,在本省对于“飞车抢夺”(即驾驶机动车乘行人不备抢夺其财物后逃跑)的行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抢劫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请根据法理学知识,对该规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作出分析。
【正确答案】(1)依我国宪法、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有关刑事基本法律,尤其是涉及犯罪和刑罚问题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做部分修改。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无刑事立法权。 (2)按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关于刑法如何适用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无权解释刑事法律的规定。因此,该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超越了法定职权,是无效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