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人类从动植物制成的食品中摄取蛋白,赖以生存。所以,人们称蛋白质为“生命素”。
浩瀚的海洋是个巨大的蛋白质宝库。根据海洋学家的调查和推算,占地球表面积约71%的海洋中,生存的动物超过15万种,生存的植物仅藻类一项就有10万种。每年可向人类提供20—30亿吨鱼虾、贝类食物,这些食物大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例如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中,估计有10—30亿吨磷虾,最大的磷虾群有1000万吨。磷虾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每10只磷虾所含的蛋白质就等于200克烤肉的营养价值,因而被看作是人类未来的“食物仓库”。又如大黄鱼每5公斤含有蛋白质500克,而每个成年人一天的蛋白质需要量仅为70—80克。如果从海洋中获取1亿吨大黄鱼,就可以满足约4亿人一年对蛋白质的需要。
目前,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获得的水产只有6000多万吨,仅仅是海洋同时所能提供的水产品的几十分之一。按人口平均计算,中国每人每年占有量仅7斤多,加上淡水产品,每人每年也只有10斤,还不及全世界平均数量的三分之一。
海藻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含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它不像高等植物那样有根、茎、叶,更不会开花结果。许多藻类含有十分有用的物质,而且有些物质是陆生植物所没有的。不少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因而可做食品。例如,海带的蛋白质含量为7%,裙带菜为17%,紫菜则达30%;它们还含有维生素A、B 1 、B 2 、B 12 、C、E和叶酸等,以及碘、钠、钾、磷、铁和多种微量元素。中国海藻资源十分丰富,有1000多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就有100多种。现年产100多万吨海鲜藻(主要是海带和紫菜)和几千吨海藻提取物。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向大海索取更多的蛋白质,我们首先要发展近海和远洋捕捞业,其次要发展海水养殖业。世界上许多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在使水上生产“农牧化”,改变大自然界恩赐的被动状态。中国专属海洋经济区面积很大,而且条件十分优越,只要我们把海洋“农牧业”搞上去,水产品就可以大大增加,从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
单选题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多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第2段中提到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约71%”,由此可知陆地面积约占30%。
单选题 磷虾被人看作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参见第2段“每10只磷虾……因而被看作是人类未来的‘食物仓库’”。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能说明“海洋是个巨大的蛋白质宝库”?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C是一个人每天的蛋白质需要量,不能说明“海洋是个巨大的蛋白质宝库”。
单选题 关于海藻,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第4段提到紫菜的蛋白质含量达30%,并未提到紫菜产量占目前海藻总产量的30%。
单选题 最后一段“使水上生产‘农牧化’”是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由最后一段可知,海洋“农牧业”实际是指海水养殖业。
单选题 这段文章的题目可能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纵观全文,主要谈的是向大海索取更多的蛋白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