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在针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审查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统计抽样方法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该控制活动全年运行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本年度银行存款账户数为80个,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每月月末由与银行存款核算不相关的财务人员针对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相关事项如下:(1)A注册会计师计算了各银行存款账户在2016年12月31日余额的平均值,作为确定样本规模的一个因素。(2)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时,A 注册会计师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甲公司银行存款出纳员代为编制,A注册会计师复核后发现该表编制正确,未将其视为内部控制缺陷。(3)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后,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得出的数值作为该项控制运行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4)假设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规模为35,可容忍偏差率是7%。测试样本后,发现0例偏差。当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中发现的偏差率为“0”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2.3”,计算请保留到百分比的小数点后两位。(5)假设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规模为45,可容忍偏差率是7%。测试样本后,发现2例偏差。当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中发现的偏差率为“2”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5.3”,计算请保留到百分比的小数点后两位。要求:(1)计算确定总体规模,并简要回答在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对某项手工执行的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时,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2)针对事项(1)至(3),假设上述事项互不关联,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3)针对事项(4),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并说明该控制运行是否有效。(4)针对事项(5),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并说明该控制运行是否有效,如果无效,A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应对。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针对要求(1): 总体规模为960个(80个账户×12个月)样本构成。除非总体很小,一般而言,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几乎为零。 针对要求(2): 事项(1)不正确。理由: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控制测试样本规模时,不需要考虑各样本余额的平均值,需要考虑的是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预计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总体规模及其他因素。 事项(2)不正确。理由:银行存款出纳员不能同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违背了不相容职责分离控制原则,故注册会计师应将其视为内部控制运行缺陷即偏差。 事项(3)正确。 针对要求(3): 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样本量=2.3÷35=6.57%。 理由:由于总体偏差率上限(6.57%)低于可容忍偏差率(7%),说明该项控制运行有效。 针对要求(4): 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样本量=5.3÷45=11.78%。 理由:由于总体偏差率上限(11.78%)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该项控制活动运行无效。 注册会计师通常有两种选择:(1)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如补偿性控制),以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2)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相应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