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大众传媒对文化发展有哪些影响和效能?试述主流媒体应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正确答案】

(1)媒介对文化发展的效能与影响
在社会系统中,文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社会的规范秩序合法化,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①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
主流媒体对于宣扬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能够通过每日每时、无处不在的传播网络, 如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电影、电视剧、广播等影响受众的情绪、情感、态度、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中塑造他 们的价值观。另外,中国的主流媒体还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社会价值取向的标杆。
②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a.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大众文化的传播对象是普遍大众,它所要求的适合自身的新型载 体,必须有能真正为大众所享用的特点。大众传媒完全冲破了传播垄断局面,废除了传播活动中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使得大众能在毫无外在限制的条件下自由地享用大众传媒,这一特点为传播大众文化准备了最充分的条件。
b.大众传媒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大众文化在内容上具备通俗易懂、求新求变、易于普及、 及时消费的特点。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偏好适合大众口味并追求时效,其产品正是一种即时使用的消费品,例如电视文化被称作“快餐文化”。这一时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的大众传媒,最适宜传播“用完即弃”的大众文化。
c.大众传媒契合大众文化追求感官刺激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优 势。大众传媒集合了历史上所有传媒的传播手段,以视像刺激为主要手段,辅之以声音、文字、色彩等诸种手段 的现代大众传媒,对人类感官形成的刺激相对于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播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
③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
a.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大众媒介形成了密集的大众文化传播网络,但身处其中的大 众并没有很多的自由选择机会。如在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消费大 众文化产品——看电视、读漫画书、听流行音乐,而用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听古典音乐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利 于文化素养的提升。
b.大众传媒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传统文化包含不与现存社会秩序妥协的异端因素,给人提供理想性目 标,而大众文化的产生却削弱了文化的否定性功能。现代文化工业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手段用于传统高级文 化,使其包含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包含的理想物质化,在某种程度上清除了传统高级文化中的异端因素。而大众文化由于取消了对现实的怀疑、排斥与超越,其包含的社会变革因素十分有限,因此可能沦为一种保守的社会力量。
c.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大众传媒可以通过传播左右人们的价值观念、世俗风尚、生活态度、 行为准则,甚至规定人们的欲求。如现代商业广告不断地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求,通过满足这些原本就不存在的欲 求来达到牟利的目的。大众媒介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足以使这些制造出来的欲求瞬间成为社会欲求,个人为了得到 社会的认同就要将这种外界强制性的欲求当作自我的个人欲求,真正的个人欲求反而被遗忘了。
d.“文化帝国主义”现象值得忧虑。由于传播媒介在技术、规模、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之间传播地位极为不平等。发达国家有意无意地控制或极大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和文化生 活,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带来了严重的国际问题。
(2)主流媒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①借助主流媒体公信力,打造良好的传播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与弘扬,最基础的还是要让更多的 公众关注它、了解它,最终接受它。主流媒体具有权威性和知名度,是人们心目中的“生活教科书”,具有强大 的引导作用。主流媒体要有效利用这种权威性与公信力,搭建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主流媒体应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原创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文化节目。例如央视曾经推出的文化教 育节目“百家讲坛”有着极高的声誉,其精心设计的节目内容以及节目蕴涵的文化意义,使其成为一档高质量的 文化节目,深得大众喜爱。
③主流媒体应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拓宽传播渠道。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媒具有受众广、传播快、信息量 大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面,已成为大众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弘扬传统文化要懂得利用受众的力量,通过发挥新型传播渠道的优势,扩大传播范围,可以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使其自觉、自发地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
④适应时代发展,积极打造新意见领袖。多种社交平台的崛起,不仅瓜分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也使得话 语权的争夺态势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既要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权威性取胜;也要积极融入新 的媒介生存环境,培养自己的新意见领袖,打造全方位的主流媒体话语体系。
⑤树立正确导向,处理好国内外文化的关系。针对信息交流的不平衡现象,许多国家通过对外国文化传播进 行限制来处理国内外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国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意识形态的“阻碍传播”来保护国内的文 化环境。实际上这类做法只能在短期内起到作用,治标不治本。尤其是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中,“只堵不疏”只 会促使网友情绪激化,适得其反。主流媒体应当通过适当的报道引导舆论走向,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借鉴国外文 化产品的长处,也揭示其文化侵蚀内容,引导公众辩证看待与选择。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