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狭义上的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背景:
1.政治方面: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政治氛围比较宽松,民间活动的自由余地相对较大,这是学生的游行、示威等得以进行的前提因素;
2.思想文化方面:一方面自晚清以来的思想不断变革,反权威、求自由等思想传播很广,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五四运动的领头羊北京大学当时以蔡元培为校长,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精神,也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3.外交方面:一战后在巴黎召开的和会上,列强不顾中国代表的反对,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而北洋政府企图签字,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这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同时也是一场社会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爱国运动。他们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大旗,旨在为国争取利权。
意义:在政治方面:
1.五四运动中,在学生及各界的努力之下,北洋政府未在和约上签字,使得日本企图接管德国在山东利益的野心未能在合约上实现;
2.同时,北京政局也出现了极大的动荡,教育总长及曹、章、陆三人被罢免,内阁全体辞职,甚至总统徐世昌也一度有辞职的打算;
在思想文化方面:
3.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运动进一步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理念,同时运动中也成立了一些旨在宣扬新思想的社团;
4.五四运动也促进了各种外来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5.五四运动还带有民粹主义的成分,为以后激进主义的不断发酵埋下了隐患。
【答案解析】